进口烟草市场迎来政策调整窗口期
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的烟草制品同比增长17.8%,这一数字背后反映的是日益增长的进口烟草消费需求。在深圳前海自贸区,一家持有《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的贸易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规的外烟批发渠道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行业洗牌催生新型供应链
去年曝光的”珠海特大走私外烟案”直接推动了行业变革。该案涉及案值2.3亿元,暴露出传统地下渠道的巨大风险。案件侦破后,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立即启动了”净网2023”专项行动,三个月内查处违法案件47起。与此同时,持有《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合规企业迎来了业务增长期。
“现在客户最关心的是’三证齐全’——烟草专卖许可证、海关报关单和检验检疫证明。”厦门某跨境烟草贸易公司销售总监林先生表示。该公司通过中欧班列进口的烟草制品,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上升35%。
合规渠道建设按下”加速键”
保税区模式成为新选择
在海南自贸港,离岛免税政策为外烟销售开辟了新途径。202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三亚国际免税城烟草专区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创历史新高。免税店采取”线上预订+口岸提货”模式,消费者可通过”cdf会员购”平台提前下单。
“我们与英美烟草、日本烟草等国际巨头建立了直接合作,所有商品都可追溯源头。”免税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厂家—免税店—消费者”的直销模式,有效规避了中间环节的风险。
跨境电商的”阳光化”尝试
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近期试点”网购保税+线下自提”的外烟销售模式。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后,可凭身份证在指定便利店完成实名认证后取货。杭州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处处长表示:”该模式实现了’交易线上化、物流可追踪、消费实名制’三位一体的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国际、天猫国际等平台均已开设正规外烟销售频道。以万宝路(Marboro)某款产品为例,平台显示月销量超过2000条,评论区累积评价达1.2万条。
识别正规渠道的”五步法”
资质核验:查验”电子身份证”
正规批发商必须具备《烟草专卖许可证》,消费者可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资质。上海某烟草贸易公司近期上线了”资质二维码”系统,扫码即可查看企业全套许可文件。
物流追踪:冷链运输成标配
高端雪茄对储存条件要求严格。南京一家主营古巴雪茄的贸易公司引入了温控物流系统,客户可通过APP实时查看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每条雪茄都有独立编号,相当于它的’护照’。”公司物流经理介绍说。
支付体系:拒绝”私账交易”
正规渠道均通过对公账户收款,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深圳海关近期查获的案件显示,使用个人账户收付大额烟款是地下渠道的典型特征之一。
价格比对:警惕”超低价陷阱”
以万宝路(Marlboro)红牌为例,目前国内市场正规渠道批发价约为每条450-500元。某地警方破获的假烟案件中,嫌疑人以”免税渠道”为名,以每条280元的价格销售假冒产品。
售后保障:完善的退换货机制
正规进口商通常提供7天无理由退换服务。北京一家经营十余年的烟草贸易商甚至为高端客户提供”产品召回保险”,这在业内尚属首创。
区域代理制重塑行业生态
省级总代理模式兴起
日本烟草国际(JTI)今年在中国推行”一省一代理”制度,每个省级行政区仅授权1-2家总代理商。该公司大中华区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有利于质量管控和价格体系维护。”
云南某商贸公司获得授权后,投资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恒温恒湿仓库。”我们建立了从入境到终端门店的全程溯源系统。”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
数字化采购平台涌现
“烟草汇”、”全球烟贸通”等B2B平台近期完成升级,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存证。平台要求入驻商家必须上传《烟草专卖生产/批发企业许可证》,并通过人脸识别完成实名认证。
广州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当地电商平台开发的”穗烟通”系统,已接入全国烟草专卖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可实现许可证实时核验。该系统试运行三个月来,累计拦截无证经营商户76家。
特殊渠道的合规化转型
免税店批发业务规范化
中免集团今年修订了《免税品批发业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批发对象必须持有有效《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集团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批发业务量不降反升,同比增长22%。
国际邮包”白名单”制度
海关总署近期在15个城市试点”进境邮递物品预申报系统”。注册用户提前申报烟草制品入境信息,可享受快速通关服务。试点期间,上海海关此类邮件的平均通关时间缩短至1.5个工作日。
监管科技赋能渠道治理
大数据监测系统上线
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发的”烟草流通溯源监管平台”已接入全国28万家持证商户数据。系统可通过算法识别异常交易,如某商户短期内大量采购某个外烟品牌,会触发监管预警。
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
阿里云与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合作建设的”云烟链”平台,实现了从境外采购到零售终端的全链条存证。每一条外烟都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记录其流通轨迹。
在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海关最新投入使用的CT型行李/物品检查系统,识别外烟品牌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该关缉私分局局长表示:”科技手段让非法渠道无所遁形。”
消费升级推动渠道变革
市场调研机构Euromonitor数据显示,中国进口烟草制品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87亿美元。在此背景下,跨国烟草公司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菲利普·莫里斯国际(PMI)近期宣布投资2亿美元扩建其在华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
“未来三年,合规的外烟批发渠道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中国烟草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在近期行业论坛上预测。随着RCEP等自贸协定深入实施,东盟国家烟草制品的进口关税将进一步下调,这为正规批发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