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香烟市场持续火爆 消费者偏好呈现新趋势
近日,国内烟草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元价位香烟销量持续走高,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平价烟草产品。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专家和公共卫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记者走访多地烟草零售店发现,诸如”红双喜”、”白沙”、”七匹狼”等品牌的中低价位香烟占据了销售柜台的主要位置。
在北京朝阳区一家便利店内,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20元左右的烟卖得最好,像这款红双喜(硬经典)每天能卖出三四条,比三四十元的烟销量高出不少。”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显示出消费者对平价香烟的稳定需求。
经济因素驱动消费选择 性价比成关键考量
多位烟草行业分析师指出,20元香烟的热销与当前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中国烟草学会最新发布的《2023年卷烟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受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影响,中低价位香烟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58%上升至2023年的67%。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李明分析称,”20元价位恰好处于一个心理临界点,既能满足品质需求,又不会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并非中国独有。2022年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的报告显示,在通胀压力下,日本市场800日元(约合人民币40元)以下的香烟销量同比增长12%。而在美国,根据FDA数据,经济型香烟市场份额在疫情期间显著提升。
经典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区域差异明显
记者调查发现,在20元价位段,几个经典品牌表现尤为突出。云南中烟的”紫云”、湖南中烟的”白沙(精品)”、上海烟草的”红双喜(硬经典)”等产品在全国多个省市销量领先。这些产品普遍具有较长的市场历史,消费者认知度高。
但不同地区的消费偏好存在明显差异。在南方市场,如广东、福建等地,”双喜”系列更受欢迎;而在北方地区,”长白山”、”兰州”等品牌占据更大份额。江苏某烟草公司区域经理透露:”我们在不同省份会采取差异化投放策略,比如在浙江主推利群(新版),在河南则侧重黄金叶(金满堂)。”
健康意识与价格敏感度的博弈
尽管平价香烟热销,但健康专家的担忧也随之而来。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指出:”价格因素可能延缓部分吸烟者的戒烟意愿,特别是对价格敏感的中低收入群体。”
2023年4月,北京市控烟协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考虑戒烟的吸烟者中,68%表示”如果香烟价格上涨会加快戒烟计划”。这一数据反映出价格杠杆在控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消费者在采访中表现出矛盾心理。从事快递工作的张师傅告诉记者:”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20块钱的烟抽习惯了,贵的买不起,戒又戒不掉。”这种心态在蓝领工人群体中颇具代表性。
行业政策影响深远 税收调整或改变市场格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烟草市场的走向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实行从价与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式,但关于提高烟草税的讨论持续存在。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中再次建议中国提高烟草税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去年发布的报告测算显示,若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率提高10个百分点,20元价位香烟零售价可能上涨约3-5元。这种幅度的调价可能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某省级烟草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透露:”我们已经在做不同价格敏感度的市场测试,为可能的政策调整做准备。”据其介绍,一些企业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在保持20元主力产品的同时,开发15-18元价位的新品作为”价格缓冲带”。
零售终端生态演变 新型销售渠道崛起
传统便利店和烟酒店仍是20元香烟的主要销售渠道,但新兴模式正在改变市场格局。2023年以来,自动售烟机在部分城市试点推广,而线上社区团购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销售渠道。
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开发的智能售烟柜数据显示,其设备中20元价位香烟的销量占比高达73%。公司市场总监表示:”自动售卖设备能精准记录消费数据,我们发现下午5-7点是20元香烟的购买高峰,可能与下班时间重合。”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烟卡”交易也引发关注。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发现,整条购买20元价位香烟可享受9折左右优惠,这种批量购买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单包成本,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中国烟草市场
横向比较来看,中国20元人民币价位香烟的消费现象具有独特性。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这相当于约3美元,而美国最畅销的香烟价格在8-10美元区间。印度最受欢迎的香烟价格约合人民币10-15元,但人均收入水平明显低于中国。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全球烟草控制研究中心的比较研究显示,中国烟草产品的可负担性指数(即香烟价格与人均日收入之比)显著高于发达国家。该中心2023年报告指出:”在中国,一包中等价位香烟的花费约占日均收入的15%,而在澳大利亚这一比例超过50%。”
这种差异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价格因素在中国烟草市场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预示着,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控烟力度加大,未来市场结构可能发生深刻变化。
消费者画像分析:谁是20元香烟的主力购买者
市场调研机构益普索(Ipsos)2023年第二季度的调查描绘了20元香烟典型消费者的画像:年龄集中在25-45岁,月收入3000-8000元,职业以服务业、制造业和个体经营者为主。其中,外卖骑手、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等职业人群的消费占比尤为突出。
“对我们来说,20块的烟刚刚好。”北京一位网约车司机告诉记者,”一天一包,一个月600元,还在承受范围内。再贵就真的要考虑戒烟了。”这种”价格天花板”效应在访谈中多次出现。
相比之下,年轻白领群体表现出不同的消费特征。25岁的程序员小李表示:”平时抽20元的利群,但见客户时会买更贵的中华。”这种”场景化消费”现象显示出价格敏感度的复杂性。
烟草企业的市场策略与产品布局
面对旺盛的20元价位需求,各大烟草企业积极调整战略。云南中烟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20元价位产品线收入同比增长9.8%,占总收入的42%。公司表示将”继续强化该价位段的产品竞争力”。
产品创新方面,一些企业尝试在保持价格的同时提升品质感。如湖南中烟推出的”白沙(精品三代)”,通过包装升级和滤嘴改良,维持19元/包的零售价,市场反馈积极。该公司市场部经理介绍:”我们在不突破20元心理关口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另有企业采取”价格锚定”策略,将新品定价略高于20元(如22元),然后通过促销活动实际售价降至20元以内。行业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既能维持品牌调性,又不失去价格敏感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