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反映部分烟酒专卖店和便利店存在违规销售所谓”澳门烟”的现象。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商铺以”免税”“低价”为噱头吸引顾客,实际存在产品来源不明、真伪难辨等问题。
隐蔽销售手法调查
在拱北口岸附近的侨光路上,一家挂着”港澳特产”招牌的商铺内,当记者询问是否有”澳门烟”时,店员立即从柜台下方拿出几个未拆封的纸箱。”这些都是澳门过来的正品,比烟草专卖店便宜30%。”店员指着包装上印有葡文的香烟说道。记者注意到,这些香烟外包装与正规渠道销售的同类产品存在细微差异,防伪标识也不尽相同。
类似的场景在夏湾、吉大等区域均有发现。部分商家甚至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线上销售,采用”闪送”“同城快递”等方式规避检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所谓的’澳门烟’中,确实有少量是通过’水客’携带入境的真品,但更多是仿冒产品。”
典型案例曝光
2023年8月,珠海香洲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起重大案件。执法人员在前山某仓库查获标有”澳门免税”字样的香烟127箱,经鉴定全部为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涉案人员交代,这些香烟实际产自外地,通过伪造澳门免税标签抬高售价,单条利润可达正规渠道的3倍。
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3月查获的另一起案件中,检测发现部分”澳门烟”焦油含量超标,且含有未标注的添加剂。珠海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指出:”这些非法流通的香烟既逃避了质量监管,也规避了健康警示标识的相关规定。”
监管重拳出击
针对这一现象,珠海市自今年4月起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截至6月底,已检查各类经营主体2300余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47起,查扣违法卷烟1200余条。市场监管部门特别提醒消费者,我国对烟草制品实行专卖管理,任何非正规渠道销售的香烟都存在法律风险和质量隐患。
在执法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违法商贩的”反侦查”手段不断升级。有的将假冒香烟藏匿在正规商品包装内,有的采用”会员制”销售模式,还有的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伪装。珠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建立与澳门警方的协作机制,对跨境烟草走私实施联合打击。”
消费者权益保护
多位法律专家指出,购买此类”澳门烟”的消费者同样面临权益受损风险。由于交易本身不合法,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往往难以维权。珠海市消费者委员会今年受理的17起相关投诉中,仅有3起通过调解获得部分赔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消费者存在认识误区。在横琴某写字楼工作的李先生说:”以为澳门烟质量更好,而且价格便宜就经常买。”实际上,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个人携带烟草制品入境也有严格数量限制,超额部分需申报补税。
行业规范建议
广东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专家建议,消费者可通过三个简单方法初步辨别真伪:一是检查包装上的中文警语是否完整;二是验证防伪码信息;三是观察税花粘贴是否规范。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选择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正规商家。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深入,珠海市正探索建立跨境烟草制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试点中的”智慧监管”系统已实现对重点区域的24小时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可疑交易线索。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烟酒监管科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同时也呼吁市民积极举报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