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1688烟草批发网正规卖烟平台”鱼目混珠”

近日,国内知名B2B电商平台1688上出现多家以”烟草批发”“正规烟源”为名的店铺引发监管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打着”烟草专卖”旗号的线上店铺,实际存在无证经营、销售假冒卷烟甚至跨境走私等违法行为,形成了一条隐蔽的灰色产业链。

一、平台现”烟草专卖”乱象:证件造假成风

在1688平台搜索”烟草批发”关键词,立即显示出超过200家相关店铺。其中”XX烟草直销总仓”“中华烟厂直供”等店铺页面显示月销量达数万元,商品图片展示着中华、玉溪、黄鹤楼等知名品牌卷烟,部分店铺还标注”支持验货”“保真可查”等字样。

然而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卷烟批发零售必须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且禁止通过网络销售烟草制品。记者随机抽查15家店铺发现:

– 仅有3家公示了模糊的”烟草专卖证”照片,经与地方烟草局核实均为PS伪造
– 9家店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明确不含烟草专卖
– 3家使用他人证件信息冒名顶替

“这些所谓的证件要么是盗图,要么是PS的。”某省级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向记者透露,”今年已查处7起类似案件,查获假烟案值超300万元。”

二、隐蔽交易手法:从”样品展示”到线下成交

为规避平台监管,这些店铺普遍采用隐蔽的交易方式:

  1. 商品页面障眼法
    所有展示卷烟均标注”样品”“空盒展示”,但详情页却暗示”咨询客服有惊喜”。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某店铺,客服立即发来真实价格表:”软中华580元/条,量大从优”。

  2. 物流环节做手脚
    交易达成后,卖家通过第三方物流发货,包裹标注”食品”“礼品”。江苏某快递网点负责人承认:”知道有些是烟草,但客户说是特产我们就收了。”

  3. 资金流向复杂化
    支付环节多采用个人账户收款,或通过虚拟商品链接完成。某店铺交易记录显示,其将烟款伪装成”包装设计费”进行结算。

三、典型案例曝光:假烟团伙借平台”洗白”

2023年8月,浙江台州破获的假烟案中,犯罪团伙正是利用1688店铺作为销售渠道。该团伙:
– 在1688开设”XX烟具商行”店铺
– 通过直播展示真烟吸引客户
– 实际发货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劣质卷烟
– 半年内销售额达1200余万元

办案民警介绍:”该团伙利用平台流量获取客源,再引导至微信交易,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网络。”

无独有偶,今年3月广州海关查获的跨境走私案中,走私分子通过1688店铺接收境外订单,将国产卷烟伪装成电子配件走私至东南亚国家,案值超2000万元。

四、监管困境:平台审核存漏洞

尽管1688平台规则明确禁止烟草交易,但实际监管存在多重难点:

  1. 关键词规避
    商家使用”代购”“特产”“口粮”等替代词,系统难以识别。某店铺甚至将中华烟描述为”红色硬盒收藏品”。

  2. 举证难度大
    平台客服表示:”除非抓到实际交易证据,否则不能仅凭商品描述下架店铺。”这使得大量违规店铺长期存在。

  3. 跨平台作案
    多数交易转入社交软件完成,平台称”对线下交易无法监管”。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平台方对经营者资质负有审核义务。今年已有消费者因购买到假烟后无法维权,将平台诉至法院的案例。

五、行业影响:正规渠道受冲击

这种乱象已对合法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 某烟草公司区域经理透露:”假烟成本不到正品三分之一,严重扰乱市场价格。”
– 持证零售商投诉称:”这些网店抢走30%以上客源,我们月销量下降近半。”
– 税收流失严重,专家估算每年因此损失的烟草税可能超亿元

目前,多地烟草专卖局已启动专项整治,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查处非法网络售烟案件1.2万起。但执法人员坦言:”需要平台加强技术监管,从源头切断交易链条。”

记者注意到,在曝光后1688平台已下架部分涉事店铺,但仍有商家通过修改关键词继续经营。截至发稿,阿里巴巴集团尚未就此事作出正式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