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买烟哪里买得到真烟”鱼目混珠”

近日,全国多地消费者反映在购买香烟时遭遇”真假难辨”的困扰。随着烟草市场监管力度加大,一些不法商家采用”鱼目混珠”的手法销售假冒伪劣卷烟,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记者调查发现,这条灰色产业链已形成从生产、包装到销售的全链条作案模式。

触目惊心的造假案例

2023年8月,江苏南京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烟案,查获假冒”中华”“玉溪”等品牌卷烟1.2万条,案值超500万元。造假团伙租用民宅作为生产窝点,从广东购进劣质烟丝,通过仿制包装、激光打码等工艺,使假烟外观与真品几乎无异。

“这些假烟使用的都是工业胶水和劣质香精,焦油含量超标3倍以上。”办案民警介绍,该团伙通过社交平台发展下线,以”厂家直销”“免税烟”等话术吸引消费者,主要销往城中村便利店和小型超市。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造假者开始采用”掺假”新手法。2024年初,浙江杭州某烟草专卖局在市场抽检中发现,个别商户将真烟条盒拆开后混入假烟重新封装。检测显示,这种”混装烟”中假烟占比达40%,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通过外观辨别。

假烟流通的三大渠道

记者历时两个月暗访发现,目前假烟主要通过三个渠道流入市场:

  1. 网络隐蔽销售
    一些微商在朋友圈发布”免税烟”“出口转内销”等广告,通过快递发货。2023年”净网行动”中,湖南警方曾查处一个利用短视频平台引流、微信交易的假烟团伙,其月销售额突破80万元。

  2. 流动摊贩兜售
    在城乡结合部、工地周边等地,常有不法商贩以”低价促销”为名销售假烟。北京朝阳区某建筑工人向记者展示购买的”软中华”:”20元一包比店里便宜一半,抽起来嗓子特别呛,才知道上当了。”

  3. 正规店铺掺假
    少数便利店、小超市为牟取暴利真假混卖。上海虹口区某烟酒店老板透露:”有人专门上门推销’高仿烟’,进价不到真烟三分之一,我们掺着卖一个月能多赚两三万。”

触目惊心的健康危害

医学专家指出,假烟对人体危害远超真烟。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2023年抽样检测显示:

– 假烟焦油含量平均达18.7mg/支(国标要求≤11mg)
– 重金属铅含量超标12倍
– 含有甲胺磷等禁用农药成分

“长期吸食假烟会显著增加肺癌、口腔癌风险。”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王建军表示,假烟燃烧时释放的一氧化碳浓度更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更可怕的是,部分造假者为增强”口感”,竟添加罂粟壳等违禁物质。

监管重拳与识别技巧

面对假烟泛滥,国家烟草专卖局2024年启动”利剑行动”,重点打击:
– 假烟生产窝点
– 物流运输环节
– 终端销售网络

消费者可通过”三看一闻”初步鉴别真伪:
1. 看包装:真烟拉丝头呈半圆形锯齿状,假烟多为直线切割
2. 看烟丝:真烟烟丝油润呈橙黄色,假烟颜色暗沉有梗签
3. 看钢印:真烟钢印深浅不一、清晰有力
4. 闻气味:真烟有自然醇香,假烟常有刺鼻化学味

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提醒,购买香烟务必选择悬挂专卖许可证的正规商户,索要发票并扫码验证。若发现假烟线索,可拨打12313全国烟草专卖举报热线。

行业变革进行时

为从根本上遏制假烟流通,中国烟草总公司正推进三项改革:
1. 2024年底前完成全国卷烟二维码追溯系统全覆盖
2. 推广”零售户信用积分”制度,违规销售假烟将永久取消经营资格
3. 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试点”智慧烟柜”,实现购买全程可追溯

“每包真烟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浙江杭州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张勇演示了”烟草溯源”APP的使用方法,”扫一扫就能显示这包烟的生产批次、流通路径,让假烟无所遁形。”

在这场”保真”攻坚战中,上海已率先实现便利店100%真烟销售。其经验在于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和商户”红黑榜”,同时将违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数据显示,该市2023年假烟投诉量同比下降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