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时刻!正品烟酒一手货源“货真价实”

近日,多个社交平台出现大量以”正品烟酒一手货源”“厂家直销货真价实”为噱头的销售信息,记者历时一个月暗访调查发现,这些所谓”免税”“内部渠道”的烟酒货源中,竟混杂着高仿假货形成完整产业链。该现象已引发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高度关注。

一、朋友圈”一手货源”暗藏猫腻

“中华香烟680元/条,茅台飞天1499元/瓶,全部保真支持验货”。今年3月,广州消费者李先生在微信群看到这样的广告后,通过微信转账购买了2箱”特供茅台”,到货后经专业机构检测发现竟是用低端白酒勾兑的假酒。当他试图联系卖家时,对方已将其拉黑。

类似案例在多地频发。2023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消保委收到的烟酒类投诉中,有43%涉及网络渠道购买的假货问题。这些卖家通常打着”海关扣押品”“内部员工福利”等旗号,通过短视频平台引流至私域交易。

二、造假产业链浮出水面

记者暗访发现,在广东汕头某工业园区内,存在专门生产高档香烟包装的作坊。负责人透露:”一条高仿中华烟成本不到200元,包装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这些假烟通过物流发往全国,最终以正品七折左右的价格流入市场。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造假者已形成”定制化服务”。江苏南京警方近期破获的案例显示,犯罪团伙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假酒,甚至能提供对应批次的”防伪验证页面”,仿真度极高。

三、监管面临新挑战

当前烟酒类网络售假呈现三个新特点:
1. 销售渠道转向加密社交软件
2. 物流采用”货到付款”规避平台监管
3. 使用”真瓶装假酒”等升级造假手段

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指出:”这些卖家往往没有实体经营场所,收款账户也非本人,给查处带来很大难度。”2023年上半年,全国烟草系统共查处假烟案件1.2万起,但网络案件占比已升至67%。

四、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

针对愈演愈烈的烟酒造假现象,专业人士建议:
– 购买时要求查看《酒类流通随附单》
– 正规烟草零售店应有专属编码

– 茅台等名酒可通过官方APP扫码验证
– 价格低于市场价30%以上的需高度警惕

浙江省消保委近期测试显示,即便是从业20年的烟酒店老板,对高仿香烟的误判率也达到25%。这意味着普通消费者更难凭肉眼辨别真伪。

五、多地开展专项整治

近期,广东、福建等地已开展烟酒市场专项治理:
– 广州市查获假冒名酒1.2万瓶
– 厦门市破获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的假烟团伙
– 杭州市建立烟酒溯源大数据平台

但法律界人士指出,现行《商标法》对网络售假的处罚力度仍显不足,单个案件最高罚款往往不超过违法经营额的3倍,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案例数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报告、多地警方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