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潮汕地区多个社交平台出现”香烟批发一手货源”“厂家直供”“免税正品”等广告信息,记者调查发现背后暗藏走私、售假等违法风险。2023年8月,汕头海关缉私局破获一起案值1.2亿元的走私香烟案,现场查获”中华”“芙蓉王”等品牌香烟37万条。
隐蔽交易暗藏玄机
在潮汕某本地论坛,名为”潮烟商贸”的用户持续发布”免税香烟批发”信息。记者以零售商身份联系后,对方发来详细价目表:软中华每条380元、硬中华320元,较正规渠道低40%左右。卖家声称”直接从保税区出货,保证海关税标齐全”。
2023年5月,揭阳警方查获的走私案中,犯罪团伙正是通过伪造”中国关税未缴”专用标识,将走私香烟伪装成保税区商品。办案民警透露:”这些香烟有些是境外走私,有些是小作坊仿冒,危害极大。”
线上交易规避监管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走私香烟交易呈现新特点:
– 使用”茶叶”“玩具”等伪装品名快递发货
– 通过短视频平台用暗语招揽客户
– 采用”小额多次”交易规避风险
2024年1月,潮州市场监管部门在某物流园查获200箱标注”陶瓷工艺品”的包裹,内藏”利群”“黄鹤楼”等品牌香烟,案值达80万元。涉案人员交代,他们通过微信群发展下线,采用”预付50%货款”的方式交易。
暴利驱动铤而走险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
1. 正规渠道香烟综合税率约60%
2. 走私香烟利润率可达100%以上
3. 假冒品牌香烟成本不足正品1/3
2023年11月,汕尾海警查获的”闽龙渔运”船上,装载的7万条假冒”南京”牌香烟,按正品估算市值超500万元。该案主犯供述,每条假烟进货价仅45元,转手可卖180元。
专业包装迷惑消费者
记者获得的一份”真假鉴别指南”显示,高仿香烟已实现:
– 激光防伪标识复刻
– 烟草专卖码克隆
– 包装印刷误差<0.3mm
2024年3月,广州烟草质检站检测的30批次”免税香烟”中,有27批次烟丝掺入工业香精,甲醛含量超标12倍。质检专家指出:”这类香烟燃烧时会产生更多有害物质。”
多方联动加强整治
近期执法动态显示:
– 汕头海关开展”国门利剑2024”专项行动
– 潮州成立烟草市场联合整治专班
– 揭阳建立物流寄递实名登记制度
2024年第一季度,粤东地区已查处涉烟案件217起,其中刑事立案53起,涉案总金额达2.3亿元。但执法人士坦言:”犯罪团伙常更换联络方式,部分交易转向境外社交平台,给侦查带来新挑战。”
消费者如何辨别
正规渠道应具备:
1. 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标识
2. 32位激光防伪码
3. 属地烟草公司出货单
2023年12月,梅州消费者协会受理的投诉案例中,有消费者因购买”免税香烟”出现头晕症状,后经检测该香烟尼古丁含量超标4.8倍。烟草专卖局提醒:”低于市场价30%的香烟极可能是假货。”
(注:文中涉及企业名称、人员信息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