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1688厂家香烟一手货源直销渠道”的广告信息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标榜”货真价实”“厂家直供”等宣传语引发行业关注。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销售渠道存在重大法律风险,多地已出现利用电商平台进行非法烟草交易的典型案例。
一、直供广告暗藏玄机 低价诱惑背后存隐患
在某社交平台流传的广告截图中,商家宣称:”1688源头厂家直供,中华、玉溪、黄鹤楼等品牌全线产品,支持一件代发,价格低于市场价30%“。广告中展示的香烟外包装与正品高度相似,并附有”扫码验真伪”的提示。但经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核实,该商家未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和《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
类似案例在2023年已有先例。浙江台州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1688平台发布”厂家直销”信息,实际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卷烟,涉案金额达1200余万元。经检测,这些香烟不仅使用劣质烟丝,焦油含量更是超出国家标准3倍以上。
二、正规渠道与非法货源存在本质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烟草制品生产、批发业务实行专卖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正规烟草流通需经过:
1. 烟草种植单位→卷烟生产企业→省级烟草公司→地市级烟草公司→零售商户
2. 每个环节都需取得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发的许可证
而所谓的”厂家直销”渠道往往存在以下特征:
– 无法提供完整的资质证明文件
–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零售价(通常低20%-50%)
– 采用”暗语”交易(如将香烟称为”口粮”“特产”)
– 支付方式多为个人账户收款
三、新型网络售烟案件频发 监管持续加码
2023年8月,江苏南京侦破一起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走私香烟案,犯罪嫌疑人通过1688联系生产厂家,再以”电子配件”名义报关出口,最终通过社交软件完成交易,涉案卷烟1.2万条。
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查处互联网涉烟案件1.7万起,同比增长23%。主要违法形式包括:
1. 利用电商平台发布涉烟信息(占42%)
2. 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交易(占31%)
3. 借助物流快递配送(占27%)
为应对新形势,2023年新版《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 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
– 禁止通过互联网销售电子烟
– 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
四、消费者如何辨别正规购买渠道
根据烟草专卖管理部门提示,合法购买香烟应注意:
1. 认准具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实体店铺
2. 查看卷烟包装上的32位激光喷码(应与零售户许可证号一致)
3. 拒绝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特殊渠道”香烟
4. 发现可疑线索可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举报电话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3月上海查获的假烟案件中,不法分子使用回收的真烟盒二次包装,普通消费者仅凭外包装难以辨别真伪。专业鉴定显示,这些假烟的滤嘴长度、烟丝色泽等细节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
五、行业专家解析香烟流通体系
中国烟草学会专家王建军指出:”我国实行严格的烟草专卖制度,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厂家直销’渠道。正规卷烟出厂后必须进入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统一配送体系,任何绕过这个体系的销售行为都涉嫌违法。”
据行业统计,正规烟草流通渠道具有以下特点:
– 零售价格全国统一(除特殊区域外)
– 物流配送使用专用车辆
– 每包香烟都有可追溯的物流编码
– 零售终端必须公示烟草专卖许可证
对于网络平台出现的涉烟信息,阿里巴巴集团公开回应称:”平台持续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治理,仅2023年上半年就下架违规商品链接7.8万条,封禁违规店铺3200余家。消费者发现违规行为可通过平台举报通道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