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烟草管控趋严,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转向所谓”外贸香烟”市场。记者历时三个月调查发现,一条从境外走私到国内销售的灰色产业链正在形成,大量假冒伪劣香烟打着”免税”“外贸原单”的旗号流入市场,严重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一、走私烟披上”外贸”外衣
2023年8月,广州海关破获一起特大香烟走私案,查获假冒”万宝路”“七星”等国际品牌香烟12万条,案值超2000万元。这些香烟外包装与正品几乎一模一样,但经检测均为劣质烟草制品。
“这些走私烟大多来自东南亚地区。”办案民警透露,”犯罪团伙会先在境外设立包装厂,用劣质烟丝仿制知名品牌,然后通过海运或边境小道走私入境。”
记者暗访发现,这些走私烟进入国内后,往往打着”外贸原单”“免税店尾货”等名义在线上线下销售。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外贸香烟”能发现数百家店铺,价格普遍比正规渠道低30%-50%。
二、线上销售暗藏玄机
2023年5月,浙江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社交平台销售假烟案。犯罪团伙通过微信群、QQ群发展下级代理,采用”暗语”交易。比如”口粮”代表香烟,”蓝莓”指代万宝路,”水果”则是七星。
“他们会要求买家先付款后发货,且不断更换交易账号。”办案民警介绍,”收钱后要么发假货,要么直接消失。”
记者加入一个名为”免税烟交流群”的微信群发现,群内每天都有数十条交易信息。卖家声称”保证正品”“海关扣押货”,但当记者提出要验货时,对方立即将记者踢出群聊。
三、线下渠道同样混乱
在深圳某外贸商品市场,记者发现多家店铺公开销售”外贸香烟”。一家店铺老板坦言:”这些烟都没有中文标识,要么是走私的,要么就是假的。”
2023年初,北京朝阳区一家便利店因销售假冒”中华”香烟被查处。店主交代,这些烟是以正品三折价格从”外贸渠道”购入,外包装与真品极为相似,但烟丝质量低劣。
“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假烟包装仿真度越来越高,有的连防伪标识都能仿制。”
四、危害远超想象
医学专家指出,假冒香烟的危害远超正品烟草。2022年上海查获的一批假烟中,焦油含量超出国家标准3倍,且含有过量重金属。
“假烟多使用劣质烟叶,为改善口感会添加大量香精和助燃剂。”烟草质检专家表示,”这些添加剂燃烧后会产生更多致癌物。”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外贸烟”往往流向校园周边。2023年9月,江苏某中学附近小卖部被查出销售印有外文的假冒香烟,主要顾客竟是未成年人。
五、监管面临新挑战
随着跨境电商发展,香烟走私呈现新特点。2023年6月,杭州海关截获一批申报为”电子配件”的包裹,内藏200条假冒某国际品牌香烟。
“现在走私分子会化整为零,通过快递渠道分散运输。”海关工作人员表示,”有的甚至将烟丝伪装成茶叶走私入境,再到国内分装。”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烟草制品。销售走私香烟轻则行政处罚,重则构成非法经营罪。但高额利润仍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六、消费者如何辨别
针对外贸香烟乱象,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
1. 正规进口香烟必须有中文标识和完税证明
2.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极可能是假货
3. 可通过烟草专卖局官网查询零售点资质
4. 发现可疑销售行为可拨打12313举报
2023年10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利用网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行为。截至发稿时,已查处相关案件1200余起,涉案金额超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