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通过长达3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在1688等电商批发平台上,大量标榜”厂家直供”“免税香烟”的商家涉嫌销售走私香烟。这些店铺通过隐蔽的关键词引流、线下交易等方式规避监管,已形成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一、平台现”香烟暗语”交易链
在1688平台搜索”香烟”等关键词时,系统会提示”根据法律法规不予显示”。但记者发现,商家通过”口粮”“香火”“草料”等暗语进行商品标注。某家显示位于云南的店铺中,”云南特产精品礼盒”的商品详情页里,实际展示的是各类香烟的外包装照片。
“现在直接写香烟根本过不了审核,我们都要用代号。”一位自称在越南有代工厂的商家向记者透露。该商家展示的朋友圈中,充斥着”越南代工”“免税渠道”等宣传内容,并明确标注”只接批发,单条不卖”。
二、走私香烟伪装成”特产”流通
2023年5月,广州海关破获一起特大香烟走私案。犯罪分子将2000余条走私香烟伪装成”广西土特产”,通过物流发往全国12个省份。海关通报显示,这批货物正是通过1688平台接单,线下完成交易。
“这些走私烟的成本不到正品的三分之一。”某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向记者透露。今年上半年查获的跨境走私案中,约40%的涉案商家在1688设有店铺,主要销售”水货”香烟和假冒注册商标的劣质烟。
三、代购团伙构建”蚂蚁搬家”式分销网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采用”化整为零”的销售模式。在深圳某跨境电商园区,一个6人代购团伙通过1688接单后,将整箱香烟拆分成多个包裹邮寄。他们使用虚假的电子产品报关单,每单金额控制在500元以下逃避检查。
“我们每天发上百个包裹,从来不走同一个快递点。”该团伙成员王某称,他们的客户主要是微商和乡镇超市,月均销售额超过80万元。这种模式在行业内被称为”蚂蚁搬家”,已成为走私香烟的主要分销方式。
四、平台监管存漏洞 消费者维权困难
尽管1688平台规则明确禁止烟草销售,但记者测试发现,用”烟丝”“烟具”等关联词仍可搜到疑似香烟商品。更有多家店铺在商品页标注”详情加V咨询”,将交易引导至平台外完成。
2023年3月,江苏消费者李先生因购买到假冒某品牌香烟发起投诉,但平台以”证据不足”驳回诉求。”商家咬定卖的是空包装礼盒,我拿到的却是装满香烟的快递。”李先生表示,由于是线下转账,最终未能追回6800元货款。
五、多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网络烟草非法交易,近期广东、福建等地已开展专项行动。厦门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共查获跨境电商渠道走私香烟案件23起,案值超1.2亿元,其中多起案件与1688商家有关。
“这些走私烟没有经过质量检测,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烟草质量检测专家提醒消费者,非法渠道购买的香烟既无法享受售后服务,更可能对健康造成额外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