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外烟代购app”鱼目混珠”

(本报讯)近日,一款名为”环球烟仓”的外烟代购App被曝涉嫌走私案值超2000万元,再次将跨境烟草代购行业的灰色地带暴露在公众视野。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市场上活跃着数十款类似App,以”免税”“海外直邮”为噱头,实则暗藏走私、售假、偷税漏税等多重风险。

一、”环球烟仓”爆雷事件始末

2023年11月,广州海关缉私局破获一起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走私香烟案。涉案的”环球烟仓”App运营方通过伪造跨境电商订单,将本应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香烟伪报为”个人自用物品”,两年间走私万宝路、HEETS等品牌卷烟37万条,案值达2360万元。

“他们建立了完整的走私链条。”办案人员透露,该团伙在境外设立仓库囤货,通过境内开发的App接单后,利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免税额度拆分订单,最终通过国内快递网络配送至消费者手中。

二、代购App的三大”障眼法”

记者实测发现,目前苹果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应用市场仍能搜索到”全球烟购”“免税烟仓”等十余款同类应用。这些平台普遍采用以下操作手法:

  1. 资质伪装术

    多数App在详情页标注”香港公司授权”“保税区直发”等字样,但实际查询工商信息发现,运营主体多为境内个人注册的科技公司。如”欧罗巴烟品”App显示由”柏林烟草集团”授权,但该德国公司根本不存在烟草经营资质。

  2. 支付隔离术
    交易过程被刻意分割:App内仅展示商品信息,实际支付需添加客服微信完成。今年8月被查处的”烟云国际”App,其资金流水显示90%货款通过个人支付宝账户收取,与平台运营公司完全脱钩。

  3. 物流障眼法
    上海虹口区某快递网点负责人透露,这些平台普遍使用”化整为零”的寄递方式:”一箱50条烟会拆成20个包裹,收件人信息全部不同,每个包裹放2-3条,伪装成个人物品。”

三、消费者面临的三大风险

  1. 质量陷阱
    北京市烟草质检站2023年抽检数据显示,代购渠道香烟假货率高达42%。深圳消费者王先生通过”东欧烟坊”App花费680元购买的”俄罗斯版万宝路”,经检测竟是用劣质烟叶仿制的假烟。

  2. 资金风险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近半年涉及外烟代购的投诉达1473条,其中83%与”付款不发货”相关。江苏南京的李女士在”加勒比烟库”App下单后,对方以”海关扣货”为由要求追加”清关费”,最终被骗取1.2万元。

  3. 法律后果
    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个人邮寄卷烟超过两条即属违法。2023年9月,浙江台州某大学生因多次通过代购App购买香烟转售,被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四、监管重拳持续加码

国家烟草专卖局自2022年起已开展三轮专项整治:
– 2022年下架违规App 136款
– 2023年联合海关总署查获跨境电商渠道走私卷烟案件87起
– 建立”烟草网络交易监测平台”,对4500余家网站实施动态监控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第13条规定,烟草制品属于禁止网络交易的商品范畴。消费者通过此类平台购烟,不仅权益无法保障,还可能成为走私链条的共犯。

(本报将持续关注行业整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