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1688等电商批发平台上,大量标榜”进口香烟一手货源”的商家通过隐蔽交易方式销售涉嫌走私卷烟。这些商家以”免税烟”“外贸尾单”为噱头,实际销售的多为未经海关检验的非法流通产品,部分甚至存在假冒伪劣现象。
一、平台现走私烟交易链条
在某1688商家页面,”越南代工万宝路”以每条128元的价格批量销售,较正规进口渠道低60%。商家在商品详情页隐晦标注:”特殊渠道货源,需微信详谈物流方案”。记者以批发商身份咨询后,对方发来完整品牌目录,包含中华、七星等20余个中外品牌,并承诺”全国可发物流代收货款”。
类似情况并非个例。广州某跨境电商仓库近期查获的走私案显示,犯罪团伙通过1688接单后,从中越边境走私入境的香烟经物流公司”化整为零”发往全国。该案涉案金额达4700万元,查获的”南洋双喜”经鉴定均为假冒注册商标商品。
二、走私烟危害触目惊心
这些非法流通的进口香烟存在多重隐患:
1. 质量风险:2023年上海海关检测显示,截获的走私香烟中23%焦油含量超标,7%含有未申报的香精添加剂
2. 税收流失:每条走私香烟造成国家税收损失约150-300元
3. 市场冲击:正规进口商反映,走私烟导致合法渠道销量下降40%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商家玩起”真假混卖”的把戏。江苏消费者王先生向记者展示其购买的”日本和平香烟”,包装与正品无异,但扫码验证显示”该二维码已被多次查询”。”抽起来明显有杂味,烟丝里还发现过不明颗粒物。”王先生说道。
三、监管重拳整治乱象
面对日益猖獗的线上走私烟交易,监管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
– 海关总署2023年开展”国门利剑”行动,上半年查获走私香烟案件同比上升67%
– 阿里巴巴表示已下架违规商品1.2万件,封禁店铺800余家
– 新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将走私电子烟纳入监管范畴
但打击难度依然存在。某跨境电商平台风控负责人透露:”商家会用’烟具”收藏空盒’等关键词规避审查,实际交易转入私域流量完成。”记者注意到,部分走私团伙甚至伪造”海关检验证明”,用高仿包装盒以假乱真。
四、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
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特征:
1. 正规进口卷烟必须有中文警示标签
2. 包装侧面应印有”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字样
3. 可要求商家出示《进口卷烟检验检疫证明》
4.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70%以上的极可能是假货
北京某律所合伙人指出,根据《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数额超过5万元即构成犯罪,而购买走私烟同样可能面临行政处罚。2023年浙江已有3起消费者因大量购买走私烟被处货值金额50%罚款的案例。
在这场走私烟与正品的”鱼目混珠”乱象中,不仅需要监管部门持续高压打击,更呼唤电商平台完善审核机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通过合法渠道购买进口烟草制品,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