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热点!1688香烟批发网正规买烟平台“鱼目混珠”

近日,多位消费者向媒体反映,在1688平台搜索”香烟批发”时遭遇虚假商家,付款后迟迟不发货或收到假冒伪劣产品。记者调查发现,该平台存在大量打着”正规烟草批发”旗号的非法经营者,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一、消费者遭遇:万元货款打水漂

江苏南京的个体商户王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今年3月,他在1688平台搜索”中华香烟批发”,被一家名为”华东烟草直销”的店铺吸引。”页面显示月销2000+,还有平台认证标志,看起来非常正规。”王先生通过平台支付了1.2万元订购20条软中华香烟。

“付款后商家以’烟草专营需要线下验资’为由,要求我添加微信转账5000元保证金。”王先生转账后,对方随即失联。1688平台客服表示,微信交易不在平台监管范围内,只能对店铺作下架处理。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广东消费者李女士在1688”鑫源烟草”店铺购买10条芙蓉王香烟,收到货后发现:”包装粗糙,烟丝发黑,抽起来有股怪味。”经当地烟草专卖局鉴定,这批香烟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伪劣产品。

二、平台乱象:认证漏洞催生灰色产业

记者在1688平台以”香烟批发”为关键词搜索,出现近2000家相关店铺。随机抽查发现:

  1. 资质造假:80%店铺展示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经查均为PS合成,编号格式与正规证件不符
  2. 价格陷阱:硬中华标价180元/条(市场价450元),明显低于烟草公司批发价
  3. 引流套路:多数店铺在商品详情页引导用户添加微信、QQ等第三方联系方式交易

某前平台审核员透露:”这些店铺会注册多个营业执照轮流开店,被投诉封号后就换马甲重新上线。”据其透露,部分违规店铺甚至通过”刷单”方式获得平台流量扶持。

三、监管困境:跨平台作案增加查处难度

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表示,今年已接到37起涉及1688香烟批发的投诉。但查处面临三大难点:

  1. 主体隐匿:经营者多使用虚假身份注册,收款账户也是购买的银行卡
  2. 跨区域性:发货地、收款地、运营地往往分属不同省份
  3. 证据固定:关键交易环节转移到社交软件,增加取证难度

2023年浙江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在1688开设12家店铺,通过”低价引流-微信成交-发假货”模式诈骗超300万元。主犯交代:”我们专门研究平台规则,知道怎么绕过风控系统。”

四、法律警示:网络售烟涉嫌多重违法

中国控烟协会法律事务部指出:
– 根据《烟草专卖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
– 平台未履行审核义务需承担连带责任
– 消费者通过非正规渠道购烟同样面临法律风险

2024年1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判决一起典型案例:消费者因在1688购买走私香烟,不仅货款无法追回,还被处以购买金额20%的罚款。

五、行业观察:电商平台烟草乱象待整治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
1. 平台应建立”香烟”“烟草”等关键词的主动屏蔽机制
2. 完善商户资质核验系统,与烟草专卖局数据联网
3. 对引导线下交易的店铺实施重点监控

目前,部分消费者已组建维权群,涉及金额超百万元。法律人士提醒,遭遇此类诈骗应及时向平台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案,同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