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黄鹤楼烟批发”含糊其词”

近日,一则关于”黄鹤楼烟批发市场乱象”的新闻引发热议。记者暗访发现,部分烟草批发商打着”内部渠道”“特殊货源”的幌子,以模糊话术诱导消费者,甚至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种”含糊其词”的营销手段,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扰乱了正常的烟草市场秩序。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卷烟品牌之一,黄鹤楼创立于191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独特的”淡雅香”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2022年品牌价值高达1600亿元。但正是这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不法分子看到了可乘之机。在武汉某批发市场,记者发现多家店铺都挂着”黄鹤楼特供”“厂家直批”的招牌,但当问及具体货源时,商家却闪烁其词。一位自称”老李”的批发商神秘兮兮地说:”这都是特殊渠道来的,价格比正规店便宜三成,但具体来源不方便说。”

这种”含糊其词”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查获假烟案件1.2万起,案值超8亿元,其中假冒黄鹤楼等知名品牌的案件占比近四成。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来路不明的香烟往往质量堪忧。检测发现,部分假烟的焦油含量超标2-3倍,重金属含量更是达到国家标准的5倍以上,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业内人士透露,这种乱象的滋生有多重原因。首先是暴利驱使,一条假烟的成本不足50元,却能卖出200-300元的高价。其次是监管难度大,随着电商平台发展,违法交易更加隐蔽。再者,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也给假烟提供了生存空间。一位从业20年的老烟民王师傅痛心地说:”现在市场上鱼龙混杂,连我们这些老烟枪都分不清真假,更别说普通消费者了。”

面对这一乱象,相关部门已经行动起来。湖北省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了”净市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假冒伪劣和非法渠道销售。截至7月底,已查处违法案件235起,查获假烟12万条。同时,黄鹤楼厂家也升级了防伪技术,在新版包装上增加了二维码和全息防伪标识。

这场”打假”战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举报。商家更要诚信经营,不要为一时之利毁掉百年品牌的金字招牌。正如一位老武汉人说的:”黄鹤楼是咱们的城市名片,可不能让它毁在这些’含糊其词’的人手里。”

从长远来看,规范烟草市场不仅关乎一个品牌的兴衰,更关系到千万消费者的健康和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当阳光照进每一个交易环节,当诚信成为市场的主旋律,”含糊其词”的乱象终将无处遁形。这需要监管部门持续发力,企业主动作为,消费者理性选择,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唯有如此,才能让百年品牌焕发新光彩,让消费者买得放心、抽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