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多地暗访发现,部分烟草专卖店存在违规销售外烟现象。其中一款名为”姹紫嫣红”的进口香烟引发广泛关注,其包装采用独特的渐变紫色设计,烟嘴处印有金色花纹,单包售价高达80-120元,远超国产高档香烟价格。
一、”姹紫嫣红”外烟的地下流通网络
2023年5月,广州海关破获一起特大香烟走私案,查获包括”姹紫嫣红”在内的27个品牌外烟共计12万条,案值逾1.2亿元。海关人员透露,该批货物通过”蚂蚁搬家”方式从香港经珠海口岸走私入境,走私团伙利用改装渔船分批运输,每批控制在100条以内规避检查。
在深圳罗湖某烟酒专卖店,记者以顾客身份询问是否有”特殊渠道”香烟时,店主从柜台下方暗格取出三款外烟,其中就包括紫色包装的”姹紫嫣红”。该店主表示:”这都是从香港过来的正品,扫码可以验真伪,但价格要比免税店贵30%。”
二、外烟消费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上海某高校研究生张同学向记者展示其收藏的”姹紫嫣红”烟盒:”这个牌子在我们留学生圈很火,国内很难买到正品。去年我托代购买了两条,花了1600元。”记者调查发现,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外烟代购账号,主要通过微信、QQ群进行交易。
2023年8月,南京警方查处一个跨境代购团伙,该团伙通过”人肉带货”方式,利用留学生每次回国携带2-3条香烟的免税额度,累计走私”姹紫嫣红”等外烟2000余条。主犯王某交代,每条香烟入境后加价150-200元销售,月均获利超10万元。
三、监管困境与健康隐忧
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查处非法经营烟草案件2.3万起,但外烟走私仍屡禁不止。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支修益指出:”‘姹紫嫣红’等外烟焦油含量普遍高于国标,部分产品尼古丁含量达1.3mg/支,远超国内0.8mg/支的限制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外烟包装上大多印有外文健康警示,但无中文警示标识。北京市消费者协会2023年抽检发现,市场流通的”姹紫嫣红”香烟中,62%未粘贴国家规定的专卖标识,涉嫌非法入境。
四、典型案例警示
2023年3月,杭州海关通报一起案件:某跨境电商平台以”进口工艺品”名义申报,实际夹藏”姹紫嫣红”等外烟800余条。走私分子将香烟拆散后混装在陶瓷摆件包装内,利用X光机成像相似性蒙混过关。
同年6月,重庆警方破获利用直播带货销售走私烟案件。主播李某在直播间展示”姹紫嫣红”香烟时,使用”海外直邮”“免税正品”等话术诱导购买,消费者付款后通过快递从广西边境发货,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
五、行业治理新动向
2023年9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销售走私烟行为。截至10月底,已清理相关网店1200余家,下架商品链接2.3万条。部分电商平台开始采用AI识别技术,对”姹紫嫣红”“外烟代购”等关键词进行实时监测。
多位法律专家建议,应参照国际经验完善立法,对明知是走私烟仍予销售的终端商户追究刑事责任。目前《烟草专卖法》规定,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