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晓峰
连日来,全国多地中华香烟批发市场出现货源紧张现象。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烟草批发市场发现,软中华、硬中华等热门品种批发价持续攀升,部分经销商库存告急,市场呈现”有价无市”状态。
一、市场现状:批发价月涨幅超15% 经销商”捂盘惜售”
“现在软中华单条批发价已经突破850元,比上个月涨了100多块,就这还经常断货。”北京新发地烟草批发市场的商户李老板向记者展示空荡荡的货架。据其透露,目前硬中华批发价也达到650元/条,创下近三年新高。
上海浦东某烟草批发市场监测数据显示:
– 软中华(329)批发价:860元/条(环比+18%)
– 硬中华批发价:655元/条(环比+16%)
– 中华(金中支)批发价:1200元/条(环比+22%)
“现在拿到货的经销商都在观望,有人甚至把库存锁进保险柜。”广州白云区批发商陈经理告诉记者,部分商户开始采取”配额制”,老客户每次限购5条,新客户需全额预付才能排队等货。
二、事件聚焦:云南中烟生产调整引发连锁反应
记者调查发现,此轮供需失衡与两大事件直接相关:
1. 云南中烟生产线技术改造(2023年11月-2024年1月)
中华香烟主要生产方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于去年底启动”智能制造升级项目”,对昆明卷烟厂、玉溪卷烟厂的12条生产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技术改造。期间软中华日均产量减少约37%,硬中华减产29%。
2. 春节档消费需求激增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内部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前两周,中华系列香烟全国订单量同比暴涨42%。其中华东地区某市烟草公司单日订单突破1.2万条,创该品牌区域销售纪录。
“生产线改造遇上年节刚需,就像高速路施工撞上春运。”烟草行业分析师张明远指出,中华香烟需经45天自然醇化期,临时增产几乎不可能。
三、渠道博弈:灰色市场暗流涌动
供需失衡催生了一系列市场异象:
▶ 物流园现”香烟期货”交易
记者暗访发现,某物流园区出现”香烟白条”交易:买家预付30%定金锁定未来到货批次,价格按”到货日市场价下浮5%“结算。这种模式已吸引部分投机资金介入。
▶ 跨省窜货现象抬头
2月15日,江苏宿迁烟草专卖局查处一起跨省非法运输案,查获中华香烟237条,涉案金额超16万元。当事人承认”从安徽加价收购倒卖”。
▶ 终端零售价突破指导价30%
尽管烟草公司规定软中华零售指导价为700元/条,但北京朝阳区多家烟酒店实际售价已达950-1000元。有店主坦言:”现在去批发市场进货反而比零售价贵。”
四、行业影响:二线品牌借势突围
市场真空期给其他高端品牌带来机遇:
– 黄鹤楼(1916)批发价月涨9%
– 芙蓉王(钻石)销量环比增25%
– 利群(阳光尊享)推出”春节特别版”
“这就像茅台缺货时五粮液的机会。”品牌营销专家林涛分析称,但消费者对中华的品牌忠诚度仍难以撼动。
五、政策动态:专卖局加强市场管控
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连续出台措施:
1. 1月20日启动”春节市场专项整治”
2. 2月1日下发《关于严格规范卷烟经营行为的通知》
3. 2月10日约谈6家省级烟草公司
某省烟草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已收到”严禁捆绑销售、囤积居奇”的明确指令,但”平衡供需仍需时间”。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