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铁塔猫烟在哪里买“众望所归”

近日,一款名为”铁塔猫”的进口香烟突然在社交平台走红,其标志性的卡通猫头包装和”众望所归”的宣传语引发年轻消费者追捧。记者调查发现,这款未取得国内销售许可的烟草产品正通过代购、微商等隐蔽渠道流入市场,形成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一、现象级走红:从明星同款到社交货币

2023年8月,某选秀节目选手被拍到使用铁塔猫烟盒作为手机支架,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2亿。小红书平台”铁塔猫”相关笔记达12.6万篇,其中”众望所归”系列测评占据热门。抖音数据显示,带有#铁塔猫变装#话题的视频平均播放量超50万次。

“这款烟的爆火具有典型的Z世代消费特征。”中国人民大学消费行为学教授周明分析称,”萌系包装满足颜值经济,’众望所归’的slogan精准切中年轻人的社交认同需求,限量发售模式则制造了稀缺性幻觉。”

二、隐蔽销售网络调查

记者通过暗访发现,铁塔猫烟主要通过三种渠道流通:

  1. 跨境电商代购:部分日韩代购以”文具礼盒”名义报关,实际夹带香烟。深圳海关7月查获的走私案中,单批次就发现1200盒伪装成绘本的铁塔猫烟。

  2. 微商分级代理:某微商团队聊天记录显示,其采用”市代-省代-总代”三级分销体系,最低拿货价88元/盒,零售价可达198元。2023年6月,杭州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一个窝点,涉案金额已达370万元。

  3. 酒吧夜场特供:北京工体某夜店服务员透露,铁塔猫烟被包装成”会员专属福利”,搭配酒水销售时溢价3-5倍。这种销售模式在成都、长沙等夜经济发达城市尤为普遍。

三、安全隐患与监管盲区

值得注意的是,铁塔猫烟外包装既无中文标识,也未标注焦油含量等法定信息。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发现,其尼古丁含量达到1.2mg/支,远超国内同类产品标准。

“这类产品往往通过降低过滤嘴效率来增强击喉感。”烟草行业专家王志刚指出,”青少年消费者容易因新奇感忽视健康风险。”2023年5月,南京某高校就发生过学生因连续吸食铁塔猫烟导致急性尼古丁中毒的案例。

尽管《烟草专卖法》明确规定未标注中文警示语的烟草制品不得销售,但由于微商交易隐蔽、取证困难,实际查处存在滞后性。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查获的非法烟草案件中,新型网红烟占比已从2021年的7%上升至23%。

四、国际品牌的本土化营销困局

铁塔猫烟母公司KT&G年报显示,其2022年中国区营收增长240%,但正式报关比例不足15%。这种矛盾现象折射出国际烟草品牌在合法入华过程中的困境。

“正规进口需要缴纳65%的综合税率,还要面对严格的广告限制。”某跨国烟草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坦言,”而社交媒体种草、明星带货等灰色营销手段,反而能低成本打开年轻市场。”

2023年7月,韩国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KT&G在华突击注册了”铁塔猫”“众望所归”等37个商标,疑似为正规化铺路。但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申请多集中在文具、服装等非烟草类别,规避审查意图明显。

五、全球监管趋严下的产业变局

铁塔猫现象并非个例。俄罗斯”黑猫”、日本”桃子兔”等同类产品也正通过类似渠道渗透。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新修订案特别强调,应加强对卡通包装、社交营销等新型推广方式的监管。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透露:”2024年将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修订版,已将网红烟草制品纳入重点监控范围。”上海、广州等地已试点”网红烟草产品溯源系统”,通过二维码追踪流通路径。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监管收紧的同时,某国产烟草品牌8月初推出了”故宫猫”系列,包装设计与铁塔猫高度相似。这种”模仿式创新”背后,或许预示着传统烟草行业对年轻消费市场的争夺已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