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peel爆珠售卖平台”鱼目混珠”

近日,一种名为”peel爆珠”的电子烟产品在部分网络平台悄然走红。记者历时一个月追踪调查发现,多个电商平台存在商家以”戒烟神器”“水果香薰”等名义违规销售此类产品,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乱象。这些商家通过隐蔽关键词、更换包装等方式规避监管,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一、平台现”变形记”:电子烟化身”文具”“香薰”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以”peel果味”为关键词搜索,系统显示”无相关商品”。但将关键词改为”peel爆”后,立即出现数十条商品信息,售价在30-80元不等。其中某商家展示的图片是文具盒,商品描述却写着”各种口味齐全,私聊询价”。

更隐蔽的是部分社交平台的”暗语交易”。在某短视频平台,用户”果味人生”发布的香水测评视频下,有网友留言询问”有葡萄味的吗”,博主回复”看个性签名”。其签名处留有一个微信号,添加后对方直接发来peel爆珠的价目表,包含西瓜、蜜桃等12种口味。

二、真假难辨:消费者遭遇”狸猫换太子”

杭州大学生小林向记者展示了她最近的一次购物经历:”在平台下单了标注’正品peel’的柠檬味爆珠,收到货发现包装没有防伪码,抽起来有股塑料味。”经专业机构检测,该产品尼古丁含量超出标称值47%,且含有未申报的苯系物。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
– 深圳某消费者购买的”进口版”爆珠,扫描包装二维码显示为某服装品牌官网

– 武汉查获的2000盒假冒产品中,部分使用工业薄荷脑代替食用级香料
– 专业测评发现,三成样品存在漏油、电池短路等安全隐患

三、监管升级下的”猫鼠游戏”

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部分商家开始采取更隐蔽的销售方式:

  1. 物流环节

    • 使用”配件”“样品”等品名报关
    • 采取”化整为零”发货,单包裹不超过2盒
  2. 支付方式

    • 要求微信/支付宝转账时备注”水果费”
    • 使用虚拟货币结算
  3. 产品变异

    • 将烟弹伪装成U盘形状
    • 开发可替换普通香烟过滤嘴的”爆珠配件”

四、行业专家解析背后风险

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技术顾问王建军指出:”目前市面流通的peel爆珠主要存在三类问题:
– 尼古丁盐配方不符合国标
– 雾化器材料未通过食品安全检测
– 电池缺乏过充保护装置”

法律界人士则提醒,根据《刑法》第140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023年广东某法院已对一起涉案金额超百万的电子烟售假案作出判决,主犯获刑两年六个月。

五、平台治理进行时

主要电商平台近期已采取应对措施:
– 淘宝新增”电子烟”等关键词的图片识别功能
– 拼多多对可疑店铺实行”保证金翻倍”制度
– 抖音开展”清风计划”专项治理,下架违规视频1.2万条

但记者实测发现,截至发稿前,仍可通过”peel代购”“爆珠配件”等衍生关键词找到销售链接。某店铺客服甚至向记者发送”防排查指南”,指导买家使用”收藏商品”“私聊发货”等方式完成交易。

六、国际案例警示

美国FDA在2023年针对类似产品发出进口警报,查获的5.6万件非法电子烟中,peel系列产品占比达34%。这些产品被检测出含有维生素E乙酸酯等可能引发”电子烟相关肺损伤”(EVALI)的物质。

日本国立保健医疗科学院的研究显示,某些水果味爆珠在高温雾化时会产生醛类化合物,其浓度是烟草味产品的2-3倍。这解释了为何多位消费者反映”抽完喉咙发紧”。

(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