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报!非假中华烟批发厂家批发”货真价实”

地下交易网络浮出水面

近日,某地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假冒卷烟案,现场查获标有”特供中华”“免税专供”字样的假冒卷烟12000余条,涉案金额高达800余万元。令人震惊的是,该团伙在社交平台打着”非假中华烟批发厂家”“货真价实”的旗号,通过伪造检验报告、海关单据等手段实施诈骗。

据办案民警介绍,该犯罪团伙采用”线上引流+线下交易”模式,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发布”厂家直供”“海关罚没”等虚假广告。为获取买家信任,他们不仅提供所谓的”防伪验证”服务,还伪造了完整的”烟草专卖许可证”“产品质检报告”等文件。

“免税烟”背后的猫腻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骗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 价格诱惑:明显低于市场价30%-50%,标榜”免税渠道”“内部关系”
  2. 话术包装:使用”非假”“原厂”“特殊渠道”等模糊表述
  3. 验证陷阱:自建虚假验证网站或篡改正规查询系统数据

2023年8月,某省烟草专卖局曾通报典型案例:不法分子将劣质烟丝装入回收的真烟盒,通过扫码确实能显示”正品”信息。技术人员披露,这是利用真烟盒上的二维码进行的”套包”造假。

触目惊心的造假产业链

暗访发现,某些地区已形成完整的假烟产销链条:

  • 包装材料:广东某地查获专门生产高档烟盒的印刷厂,设备可精确复制防伪标识
  • 烟丝供应:使用劣质烟草甚至添加工业香精,某批次查获的假烟焦油含量超标6倍
  • 物流配送:采用”化整为零”方式,通过快递网点分批寄送逃避监管

2024年初,某跨境假烟案中,犯罪分子将假烟伪装成”电子配件”出口,被海关查获时集装箱内藏有仿冒中华烟500箱,按正品计价超2000万元。

消费者如何识别陷阱

烟草专卖执法人员提醒:

  1. 查验资质:正规烟草批发企业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2. 价格比对:低于烟草公司统一批发价15%以上的需高度警惕
  3. 观察细节:真烟包装印刷清晰度高,拉线头有规则锯齿
  4. 官方验证:通过”中国烟草市场网”等官方渠道验证编码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全国烟草打假数据显示,利用”免税”“出口转内销”等话术的假烟案件同比上升23%,其中高端品牌仿冒占比达67%。

法律利剑持续出鞘

我国《刑法》第140条明确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金额50万元以上,最高可处无期徒刑。2024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特别新增条款:对网络平台未履行审核义务导致假烟信息传播的,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

在某地近期判决的案例中,主犯因销售假烟被判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0万元。该团伙通过直播平台销售所谓”内部特供中华”,实际是用低端烟丝掺入香精的劣质产品,经检测含有过量有害物质。

行业监管持续加码

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启动”净网2024”专项行动,重点整治:
– 社交平台烟草违法广告
– 快递物流违规收寄
– 免税店卷烟非法回流

某省近期开展的联合执法中,查处违法经营户137家,下架网络违规信息2.3万条。技术监测显示,标注”非假”“厂家直供”等关键词的涉烟违法信息举报量仍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