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对广州外烟市场展开为期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一条从东南亚经广西、云南入境,最终流向广州的完整走私链条。这条被业内人士称为”柳暗花明”的隐秘通道,正在以更隐蔽的方式运作。
跨境走私网络浮出水面
2023年4月,广州海关在番禺区某物流园查获一起特大走私案,现场查获各类外烟1200余箱,案值超过2000万元。犯罪嫌疑人交代,这批货物是从越南经广西东兴口岸入境,通过”蚂蚁搬家”方式分批运输至广州。
“现在都讲究’小而散’,一车货分十次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前是大货车整车运,现在改用私家车、快递甚至外卖配送。”
记者在白云区某城中村暗访时发现,一家看似普通的士多店,实则是外烟集散点。店主通过微信群接单,采用”人货分离”的方式交易。”要什么烟提前说,确定要了才告诉你取货地点。”该店主警惕性极高。
“代购”模式兴起 监管面临新挑战
随着电商平台监管趋严,外烟交易转向更为隐蔽的社交平台。记者在多个微信群发现,不少”代购”以”免税烟”“出口回流烟”为名进行销售。
2023年7月,广州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直播平台销售走私外烟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直播展示商品,观众通过私信下单,使用虚拟货币支付,全程不见面交易。
“现在都玩’云仓储’了。”一位曾从事外烟销售的知情人士透露,”仓库可能设在居民楼,甚至分散在不同地方,查到一个点不影响整体运作。”
价格差异催生灰色市场
正规进口香烟与走私外烟存在巨大价差。以某知名外烟品牌为例,国内正规渠道售价约500元/条,而走私渠道仅需280元左右。这种价格优势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2023年9月,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在某高档小区查处一个”会员制”外烟销售点。该窝点采取邀请制,只对熟客开放,通过高端包装规避检查。
“现在流行’私人定制’,你要什么烟提前预定,到货通知。”一位购买过走私外烟的消费者告诉记者,”比正规渠道便宜近一半,很多人愿意冒险。”
物流环节的”猫鼠游戏”
走私团伙在物流环节不断变换手法。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方式:
1. 伪装成普通快递,混入正规物流
2. 使用同城跑腿服务,缩短运输时间
3. 设立虚假电商店铺,以其他商品名义发货
2023年10月,广州警方在某快递分拣中心查获一批伪装成电子配件的走私外烟。犯罪嫌疑人将香烟拆散后装入电子元件包装盒,企图蒙混过关。
“现在查得严,我们也要不断想新办法。”一位曾参与运输的嫌疑人供述,”有时候一箱货要换三四个包装,走不同的物流公司。”
消费者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走私外烟不仅逃避国家税收,更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2023年6月,广州某医院接诊多位出现呼吸道异常症状的患者,经调查均长期吸食来源不明的外烟。
“这些烟没有经过正规检验,可能含有超标有害物质。”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部分走私烟甚至是地下作坊仿制的假冒产品。”
记者在某网络论坛发现,不少消费者反映购买的外烟”味道不对”“吸后喉咙不适”。但由于交易本身的非法性,受害者往往选择沉默。
执法部门持续高压打击
面对日益隐蔽的走私手法,广州海关、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2023年1-10月,全市共查获走私香烟案件136起,案值逾1.2亿元。
“我们运用大数据分析,对可疑物流信息进行筛查。”广州海关缉私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协作,打击跨区域走私网络。”
2023年8月,广州警方摧毁一个特大走私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该团伙利用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人员作为”马仔”,通过人背马驮的方式走私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