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1688烟草批发网正规卖烟渠道”暗度陈仓”

隐秘的烟草交易:1688平台惊现”暗语”售烟

“老板,有’口粮’吗?”——在1688平台上,这样的询问并非真的在寻找食物,而是烟草买卖的暗语。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这个以批发业务著称的电商平台,正成为非法烟草交易的新温床。一些商家打着”烟具配件”、”收藏品”的幌子,实则进行着规模惊人的烟草批发业务。

在某家标注为”烟具专卖”的店铺,记者以批发商身份咨询后,客服立即发来一份加密的商品清单。清单上,”红双喜”被标注为”红色喜庆礼品”,”中华”则被称为”高档礼品盒”。价格比正规渠道低30%-50%,且承诺”量大从优,全国包邮”。

监管盲区:平台审核形同虚设

这些商家是如何绕过平台审核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店铺运营人员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奥秘:”我们上传的图片都是烟盒或空包装,商品描述也刻意避开敏感词。等客户通过旺旺联系后,再发真实商品图和价格表。”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商家还提供”代发”服务——买家下单后,商家直接从云南、贵州等烟草产地的”合作渠道”发货,完全规避了物流环节的检查。一位云南的烟草批发商告诉记者:”我们有自己的物流渠道,发往全国都没问题,一年流水能做到几百万。”

暴利驱动:一条烟的”灰色旅程”

记者追踪了一条假冒名牌卷烟的完整流通链条:在云南某地的小作坊,假冒卷烟的生产成本不足20元/条;通过1688平台联系到的”代理商”,以40-60元/条的价格批量采购;最终这些假烟流入各地的小超市、烟酒店,售价可达200-300元/条。

“现在做真烟批发的利润只有5%-8%,但假烟能达到300%以上。”一位曾从事该行业的知情人士算了一笔账,”一个中等规模的网店,月销5000条很轻松,月入几十万不是问题。”

健康与税收的双重损失

这些非法流通的烟草产品带来的危害远超想象。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批查获的假烟:”这些烟丝质量低劣,焦油含量严重超标,有些甚至添加了不明化学成分。”据检测,部分假烟的焦油含量达到正规产品的3倍以上。

税收流失同样触目惊心。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烟草行业上缴财政总额超1.4万亿元。专家估算,非法烟草交易导致的税收流失每年可能高达数百亿元。

执法困境:新型犯罪手段层出不穷

面对日益隐蔽的网络售烟行为,执法部门也面临新的挑战。杭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位负责人坦言:”犯罪分子采用虚拟身份注册、加密通讯、分散仓储等手段,给侦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往往刚打掉一个窝点,他们换个平台又死灰复燃。”

更棘手的是跨境犯罪。部分团伙将服务器设在境外,通过国内社交平台引流,在跨境电商平台完成交易。今年初,广州海关就查获一起利用跨境电商渠道走私加热不燃烧卷烟的案件,案值超过2000万元。

平台责任:技术能否堵住漏洞?

1688平台对此回应称,已建立”关键词过滤+图片识别+人工审核”的多重机制,2023年累计下架违规商品12万余件,关闭违规店铺3000余家。但记者实测发现,用”烟丝”替代”烟草”、”口粮”代替”香烟”等变异词仍能搜索到大量相关商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平台不能仅满足于被动删除违规内容,应当建立更主动的防控体系。比如对高频交易但评价极少的店铺加强监控,对异常物流模式进行追踪等。”

消费者陷阱:低价背后的健康代价

看似”实惠”的非法烟草,实则暗藏更大风险。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黎明接诊过不少因吸食假烟导致严重肺部疾病的患者:”有些假烟使用的工业染料和添加剂,会引发比尼古丁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购买者其实清楚这些烟草来路不正。”真烟太贵了,这个便宜一半呢!”一位在建筑工地工作的吸烟者说。而像他这样的低收入群体,恰恰成为了假烟的主要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