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名为”物美价廉”的香烟批发网站因宣称提供”行业最低价”引发广泛关注。该平台以”厂家直供、免税渠道”为卖点,标榜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批发价仅为市场价的30%-50%,吸引大量烟草零售商和个体消费者咨询。记者调查发现,类似低价香烟交易平台近年来屡次出现在网络灰色地带,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
一、”物美价廉”平台运营模式引质疑
据该网站显示,其主打”跨境免税烟”概念,声称通过”特殊渠道”获取未缴纳国内烟草税的进口香烟。以软中华为例,平台标注批发价仅为380元/条,较市场零售价低近60%。网站客服表示:”所有商品支持货到付款,单次采购满50条可享包邮服务。”
2021年浙江破获的”3·15”特大走私香烟案中,犯罪团伙正是利用类似话术建立线上批发平台。经查实,该案涉及的1.2亿元走私香烟均通过伪造免税标签流入市场。中国烟草总公司数据显示,每年因非法渠道流失的烟草税收超过200亿元。
二、低价香烟背后的法律红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必须取得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向记者透露:”网络平台销售香烟本身就已涉嫌违法,更不用说声称提供免税商品。”2022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的”净网行动”中,共查处非法网络售烟案件1473起,涉案金额达5.8亿元。
上海某连锁超市采购部经理王先生表示:”正规渠道的香烟批发价差不会超过建议零售价的15%,所谓’半价香烟’要么是假冒伪劣产品,要么就是走私物品。”2023年第一季度,广东省查获的假冒品牌香烟中,72%含有过量焦油和重金属。
三、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在”物美价廉”网站的用户协议中,记者发现其明确标注”不提供任何发票和质检证明”。江苏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案例显示,某消费者通过类似平台购买的20条”免税香烟”,经检测均为使用工业香精勾兑的假冒产品。
烟草行业专家李建国指出:”这些平台通常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运营方式,消费者一旦发现质量问题,根本无法追溯维权。”2022年消费者投诉数据显示,网络购烟纠纷的维权成功率不足3%。
四、监管技术升级围剿非法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物美价廉”网站服务器设在境外,使用虚拟货币结算。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监测发现,今年1-5月新出现的非法烟草交易网站中,87%采用了区块链技术进行支付。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副教授周敏建议:”消费者应认准具有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实体店铺,网络购烟不仅违法,还可能面临财物两失的风险。”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将违规网络售烟纳入反走私综合治理考核体系。
记者调查期间,”物美价廉”网站突然关闭维护,其客服电话已成空号。多位曾尝试下单的商户反映,近期收到的货物存在明显质量问题,部分香烟包装上的防伪标识经扫描显示”不存在该批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