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福建云霄非高仿烟批发货真价实”的线索引发社会关注。记者历时半个月深入调查发现,这个隐藏在闽南地区的烟草批发集散地,正以”非高仿”“原厂直供”为噱头,构建起一条游离于监管之外的灰色产业链。
一、暗访实录:批发市场的”明码标价”
2023年12月8日凌晨4点,云霄县某农产品批发市场后巷已灯火通明。二十余家挂着”茶叶批发”招牌的店铺前,搬运工正将印有”食品”字样的纸箱装车。记者以批发商身份接触时,店主陈某直接展示手机相册:”软中华240/条,和天下300,比烟草公司便宜40%。”
在莆田经营超市的李先生透露:”这里拿货三年,包装喷码都能过验钞机。”他展示的2022年7月进货单显示,单月采购”和天下”150条,通过物流发往江西、浙江等地。
二、技术溯源:仿真度达99%的”克隆术”
专业机构检测发现,这些香烟使用的竟是真烟丝。知情人黄某称:”云霄有专门的原料采购团队,从云南、贵州收购正规烟厂淘汰的B级烟叶。”2023年9月,漳州海关曾查获一起案值800万的烟叶走私案,嫌疑人王某交代”主要供应云霄加工点”。
更令人震惊的是包装技术。某包装厂离职员工透露:”我们引进的德国海德堡六色印刷机,能完美复制防伪标识。”2023年3月,广东警方破获的假烟案中,查获的云霄产”黄鹤楼1916”连专业设备都需反复检测才能辨伪。
三、物流网络:构建全国分销体系
这些”非高仿烟”通过三层网络流通:
1. 本地”代发点”:承接小额批发,使用农产品物流单
2. 云仓中转:在东莞、义乌设仓储中心,重新分装
3. 电商渗透:通过拼多多”茶叶”链接、快手暗语直播销售
2023年双十一期间,某快递云霄网点因单日发出1.2万件”食品”包裹被约谈,但负责人表示”都是合规农产品”。
四、监管困境:法律空白下的博弈
现行《烟草专卖法》主要针对完全假冒产品,对这种”半真半假”的界定存在模糊。2022年福建某法院判决案例中,被告律师成功以”使用真烟叶不构成假冒”辩护,最终仅以逃税罪轻判。
烟草专卖局内部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漳州地区查获的”高仿真烟”中,82%产自云霄,但定罪率不足15%。某执法人员坦言:”这些烟确实能通过基础防伪检测,必须送专业机构鉴定,办案成本太高。”
五、行业影响:正规渠道遭受冲击
漳州市烟草公司财报显示,2023年三季度卷烟销量同比下降7.8%,直接损失税收1.2亿元。多位零售户反映:”同样卖300元的烟,顾客宁愿买云霄货,说味道差不多但便宜一半。”
这种乱象甚至影响到了烟农。云南烟叶合作社负责人马某称:”现在B级烟叶收购价涨了30%,有人专门竞价收购,我们反而要担心完不成正规订单。”
六、最新动态:多部门启动专项整治
2023年12月15日,福建省公安厅、烟草专卖局联合成立”猎烟2024”专项行动组。首日突击检查中,在云霄陈岱镇某冻库查获伪装成海鲜的卷烟1600余条,涉案价值超百万。
与此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修订《烟草制品鉴别检验规程》,拟将”使用真烟叶的仿制烟”明确列入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范畴。新规预计2024年二季度实施,或将改变当前的法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