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晓明 | 报道
2025年3月15日,海关总署公布一起涉案金额超2亿元的免税香烟走私案,揭开了免税店代购香烟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随着国际旅行全面恢复,免税商品代购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香烟代购正通过”蚂蚁搬家”式走私形成完整产业链。
一、”免税额度”成走私温床
根据我国海关规定,每位入境旅客可免税携带400支香烟(2条)。这一政策本为便利旅客,却成为代购团伙的”生财之道”。
“我们每天组织20-30人往返日韩航线,每人带2条烟。”在审讯中,主要嫌疑人李某供述,”通过社交平台接单,每条加价150-200元销售”。经查,该团伙半年内累计走私香烟1.2万条,偷逃税款逾300万元。
典型案例:
- 2024年11月,深圳海关查获”水客”团伙利用学童书包夹带香烟
- 2025年1月,青岛破获利用国际快递”化整为零”走私案
- 近期查获的代购订单显示,某明星后援会曾集体订购免税香烟
二、代购渠道”七十二变”
调查发现,当前代购渠道已形成线上线下完整网络:
-
社交平台接单
- 微信、小红书用”马甲号”发布隐晦广告
- 闲鱼等平台以”空烟盒收藏”等名义交易
-
物流渠道创新
- 将香烟拆盒分装进保健品瓶
- 利用跨境电商”个人物品”通道清关
- 国际快递采取”多批次少数量”策略
-
支付手段隐蔽
- 使用虚拟货币结算
- 通过直播打赏”洗白”资金
- 境外账户多层转账
三、暴利背后的税收黑洞
以某品牌香烟为例:
| 渠道 | 成本价 | 国内售价 | 利润空间 |
|————|——–|———-|———-|
| 免税店采购 | 200元 | 400元 | 100% |
| 正规进口 | 320元 | 600元 | 87.5% |
| 走私代购 | 200元 | 500元 | 150% |
税务专家指出,每条走私香烟导致国家损失约120元增值税和消费税。2024年全国查处走私香烟案值达18.7亿元,实际流失税收或超5亿元。
四、监管科技升级应对
海关总署2025年推出三项新举措:
1. “智慧旅检”系统:通过AI分析旅客行程记录,自动标记高频往返人员
2. 大数据画像:整合跨境电商、电子支付等数据建立风险模型
3. 区块链溯源:试点香烟”数字身份证”追踪流通全程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免税店已开始采取限购措施。韩国仁川机场免税店自2025年起实行”香烟购买人脸识别”,同一旅客月限购5条。
五、法律风险警示
根据《刑法》第153条:
– 走私普通货物偷逃税款超5万元即构成犯罪
– 数额特别巨大者可处无期徒刑
– 2024年全国宣判走私香烟案件327起,主犯平均刑期5.8年
某高校法学教授指出:”代购者可能涉嫌走私共犯,而购买者若明知是走私品仍购买,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