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正品非高仿香烟批发货源”货真价实”

近日,一则关于”正品非高仿香烟批发货源”的广告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该广告宣称提供”货真价实”的香烟批发服务,承诺所有产品均为正规渠道进货,绝非高仿假冒。记者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

事件背景

据了解,该批发商主要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业务。在其宣传资料中,明确标注”拒绝高仿”、”100%正品保证”等字样,并附有大量产品实拍图片和视频。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商家还提供了所谓的”防伪查询服务”,声称消费者可以通过特定渠道验证产品真伪。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2021年,广东省公安厅就曾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香烟案,涉案金额高达2.3亿元。该犯罪团伙同样打着”正品批发”的旗号,实际上却在地下工厂大量生产假冒名牌香烟。

行业现状

中国烟草专卖制度明确规定,香烟的生产、批发和零售都必须取得相应许可证。然而,巨大的利润空间仍让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统计,2022年全国共查处假烟案件1.2万起,查获假烟超过50万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假烟制售手段日趋”专业化”。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收购正品烟盒、仿制防伪标识等方式提高假烟的仿真度。2023年初,浙江省查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分子甚至建立了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为购买假烟的零售商提供”调换货”服务。

消费者困扰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辨别香烟真伪并非易事。在北京从事餐饮行业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们餐厅需要定期采购香烟,但市场上鱼龙混杂,有时候连多年的老烟民都分不清真假。”

这种情况在批发环节更为突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草零售商表示:”低价批发渠道确实存在很大风险。去年我从一个所谓的’正规渠道’进了一批货,后来被查出是假烟,不仅货物被没收,还被罚了款。”

专家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教授指出:”这类宣称’正品批发’的行为往往游走在法律边缘。即使部分货源确实来自正规渠道,但大批量跨区域销售本身就涉嫌违反烟草专卖法规。”

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曾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购买烟草制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所谓’批发正品’,极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监管动态

面对日益隐蔽的假烟销售模式,各地执法部门也在升级打击手段。2023年下半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了”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假烟的违法行为。

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现在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能够更精准地锁定可疑的线上销售网络。去年我们破获的一个案件,就是从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入手,最终端掉了一个跨省假烟销售团伙。”

消费者如何辨别

对于如何辨别香烟真伪,烟草行业专业人士建议:

  1. 查看包装印刷质量,正品香烟包装精美,印刷清晰
  2. 检查防伪标识,可通过官方渠道验证
  3. 注意价格差异,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多有问题
  4. 选择正规零售点购买,索要购物凭证

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如果发现可疑的香烟销售行为,可以拨打12313进行举报。对于所谓的’正品批发’广告,一定要保持警惕。”

典型案例回顾

2022年,江苏省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工厂直供”广告吸引客户,实际销售的却是假冒多个知名品牌的香烟。该团伙在半年内就非法获利超过800万元。

同年,福建省查处的另一起案件显示,一些不法分子会注册空壳公司,伪装成正规烟草批发企业,再通过线下推介会等形式发展”代理商”,形成层级分明的销售网络。

这些案例都表明,所谓的”正品非高仿”宣传背后,往往隐藏着精心设计的骗局。消费者和零售商都需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行业呼吁

中国烟草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加强与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的合作,及时下架违规烟草广告。同时也呼吁消费者自觉抵制非法烟草交易,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多位法律专家也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售假行为的惩处力度,特别是要强化对即时通讯软件中隐蔽销售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