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1688平台惊现低价香烟批发”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记者调查发现,该平台确实存在大量标榜”免税香烟”“厂家直供”的店铺,部分中华、玉溪等品牌香烟售价仅为市场价的30%-50%。然而多地烟草专卖局证实,这些所谓”低价正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已形成跨省制假售假产业链。
一、1688平台惊现”白菜价”香烟
在1688平台搜索”香烟批发”,显示近2000家相关供应商。其中一家标注”云南烟厂直营”的店铺中,软中华每条标价280元(市场价约700元),硬玉溪每条150元(市场价约450元)。店主声称”所有商品均为海关罚没品,支持验货”,但当记者要求出示烟草专卖许可证时,对方立即终止对话。
2023年5月,浙江台州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犯罪团伙通过1688店铺销售假冒中华香烟,实际是在民房内用劣质烟叶手工卷制,每条成本不足50元。经检测,这些香烟焦油含量超标3倍,重金属含量超标11倍。
二、假冒香烟三大常见套路
1. “海关扣押”话术
多家店铺使用相同话术模板,声称”商品来自海关拍卖”。但海关总署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全国海关共销毁走私卷烟4.2亿支,未进行任何拍卖。
2. “真烟接支”手法
江苏南京2023年3月查获的案件中,不法分子回收高档烟盒,装入低档烟支重新塑封。这种”接支烟”外观与正品几乎无异,但烟气检测显示尼古丁含量异常。
3. “代购小票”造假
部分商家提供所谓”免税店购物小票”,经香港DFS免税店核实,其单据格式、印章均与正版存在明显差异。深圳警方曾查获专门制作假小票的窝点,查获伪造的21国免税店票据模板。
三、平台监管存在明显漏洞
记者测试发现,虽然1688平台要求烟草类商品上传《烟草专卖许可证》,但实际只需提交任意图片即可通过审核。某店铺客服直言:”许可证都是PS的,平台不会真查。”
2023年8月,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对1688平台发出行政指导意见书,指出其年内累计下架违规商品数同比增加217%,但新上架违规商品数同步增长189%,呈现”越打越多”态势。
四、跨省制假网络浮出水面
公安部2023年打击假烟犯罪数据显示:
– 76%的假烟产自福建云霄、广东潮汕等传统制假区域
– 每件快递单号被反复使用5-8次以规避监管
– 90%的货款通过虚拟货币结算
湖南长沙破获的”3·15”假烟案中,犯罪团伙在1688接单后,从福建发货,资金经澳门赌场洗白,形成”线上接单-异地生产-跨境洗钱”的完整链条。
五、消费者维权陷入困境
由于烟草属于特殊商品,消费者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后往往难以维权:
1. 平台以”违禁品交易”为由拒绝售后
2. 烟草局不予鉴定非正规渠道香烟
3. 公安机关需达到5万元案值才予立案
2023年6月,上海消费者王先生花费2.4万元购买的”免税中华”,经检测全部为假烟。由于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最终只能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耗时11个月仅获赔50%损失。
(注:文中涉及平台、机构名称均为公开信息,案件细节来自各地公安机关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