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福建高仿烟在哪里”鱼目混珠”

近日,福建省多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开展烟草打假专项行动,在泉州、漳州等地查获多个高仿香烟制售窝点。这些外观与真烟几乎无异的仿制品,正通过隐蔽渠道流入城乡市场,部分产品仿真度高达90%以上,甚至出现”假烟比真烟卖得更好”的畸形现象。

一、乡镇作坊暗藏玄机:高仿烟产业链浮出水面

2023年11月,漳州市云霄县市场监管局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意外发现某乡镇民宅内藏有完整的香烟包装生产线。现场查获的”中华”“芙蓉王”等品牌包装盒,采用与正品相同的镭射防伪技术,仅通过专业设备才能识别差异。该窝点负责人交代,其生产的仿冒品主要销往周边县市的娱乐场所和小型商超。

“这些高仿烟的外包装几乎可以乱真。”参与执法的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连条盒上的追溯码都能做到以假乱真,普通消费者根本难以辨别。”查获的账本显示,该窝点日均产量可达200余条,通过物流发往全国多个省份。

二、仿真技术迭代升级:从”一眼假”到”专业鉴定”

与早期粗糙的假烟不同,当前高仿烟在多个关键环节实现技术突破:
1. 包装工艺:采用进口烫金机复制品牌LOGO,部分高端仿品甚至使用真烟包装的边角料
2. 滤嘴技术:模仿真烟的激光打孔和醋酸纤维材质
3. 烟丝处理:添加香精模仿品牌特有香气,部分使用劣质烟叶经特殊处理

2024年1月,泉州市破获的案例显示,犯罪团伙专门收购正品烟盒进行翻新,每条高仿烟的利润可达正品批发价的3倍。更令人担忧的是,检测发现部分产品违规添加甜蜜素等添加剂,长期吸食可能加重健康风险。

三、销售渠道隐蔽化:社交电商成新温床

随着监管加强,高仿烟销售呈现新特点:
线上引流: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特殊渠道”“免税烟”等暗示性内容

社群交易:利用微信群、QQ群进行点对点销售
物流分包:采用”化整为零”方式发货,单次邮寄不超过两条
终端伪装:在正规商店混杂销售,部分商户设置”会员专柜”

莆田市某便利店老板透露:”现在都搞’阴阳柜台’,展示柜放真烟,顾客要买的时候从暗格拿高仿的。”这种操作手法使得普通消费者即便发现质量问题,也往往难以追溯源头。

四、跨省联动打击:2023年福建查获假烟案值超2亿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福建省共查处假烟案件1376起,同比增长23%,其中重大案件涉案金额达2.17亿元。典型案例包括:
南平”6·12”案:摧毁涵盖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的全链条犯罪网络
厦门走私案:查获通过海运集装箱夹带走私的进口品牌假烟
龙岩网络售假案:打掉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售假的犯罪团伙

烟草专卖执法人员指出,当前制假活动呈现”分散生产、集中组装”的新趋势,部分环节甚至出现专业分工,如专门负责仿制防伪标识的技术团队。

五、消费者识别指南:六招辨真假

面对日益逼真的高仿烟,专家建议通过以下方式鉴别:
1. 看包装:真烟塑封膜平整光滑,假烟常有气泡或褶皱
2. 摸材质:真烟包装纸质地细腻,假烟纸张偏厚或偏薄
3. 查钢印:真烟钢印深浅不一、排列不规则
4. 闻气味:真烟开包有自然醇香,假烟常有刺鼻香精味
5. 烧烟丝:真烟燃烧均匀灰白,假烟易熄火且烟灰发黑
6. 扫二维码:通过官方渠道验证,注意防范仿冒验证页面

福建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提醒,购买烟草制品应选择正规渠道,发现可疑产品可拨打12313举报。当前部分高端假烟已能通过普通验真系统,建议消费者保留购买凭证以便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