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锦上添花”的米兰烟在南京部分烟酒店悄然走红。记者走访发现,这款包装精美的烟草制品打着”文创产品”旗号,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形成小范围流行趋势。业内人士指出,此类新型烟草制品可能存在监管盲区,消费者需警惕潜在健康风险。
隐蔽销售:秦淮区多家店铺暗售”文创烟”
在秦淮区夫子庙商圈,记者以顾客身份暗访了十余家烟酒店,其中3家表示可以”特殊渠道”提供”锦上添花”系列产品。某店铺老板透露:”这款米兰烟是限量版,每个月就进20条,298元一盒,现在只剩最后两盒了。”产品外包装采用烫金工艺,印有牡丹花纹样,烟支滤嘴处镶嵌金色环饰,与普通香烟形成明显差异。
类似情况在2021年深圳查处的”星空系列”电子烟案件中就曾出现。当时不法分子将违禁成分添加进电子烟油,同样以”文创产品”名义通过微商渠道销售,最终导致37人出现不良反应。南京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已接到多起关于”锦上添花”米兰烟的咨询,正在核实其生产资质。
消费调查:年轻群体成主要购买力
在新街口某写字楼,25岁的白领张小姐向记者展示了她收藏的”锦上添花”烟盒:”这个系列有12种不同包装,集齐可以兑换限量版打火机。”社交平台上,#米兰烟收藏#话题已有超过200万浏览,不少用户晒出不同款式的烟盒照片。
这种营销模式让人联想到2022年杭州破获的”盲盒香烟”案。犯罪团伙利用青少年猎奇心理,将香烟包装成盲盒销售,涉案金额达1200万元。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卫国指出:”文创包装弱化了烟草危害警示,更容易诱导青少年尝试。测试显示,这类产品的焦油含量往往超过国家标准。”
监管困境:新型烟草制品鉴定存难点
记者获得的样品检测报告显示,”锦上添花”标注的尼古丁含量为0.8mg/支,但未标明生产许可证编号。江苏省质检院烟草检测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对于添加特殊香料的烟草制品,现行《烟草专卖法》尚未明确分类标准。这种情况与去年上海查处的”香草爆珠”案件类似,当时因无法界定产品属性,导致行政处罚出现争议。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开展的专项整治中,已在鼓楼区某仓库查获200余条涉嫌违规的”锦上添花”米兰烟。执法记录显示,这些产品外包装未按规定印制健康警示语,部分批次检测出未经申报的食用香精添加剂。
健康警示:特殊香料或加重肺部负担
鼓楼医院呼吸内科接诊记录显示,近三个月来已有4例年轻患者出现咳嗽、胸闷症状,均有长期吸食风味烟草制品史。其中一位患者王先生的病理报告显示:”支气管黏膜存在异常色素沉积”,主治医师怀疑与吸入特殊香料有关。这让人想起2019年北京报道的”果味电子烟肺炎”案例,多名患者因长期吸入添加香料的电子烟导致间质性肺病。
中国控烟协会最新研究数据表明,添加香料的烟草制品使初吸者成瘾风险提升40%。特别是米兰烟常用的肉桂、香草等香料,高温裂解后可能产生苯甲醛等有害物质。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强调,任何形式的烟草制品都不存在”安全剂量”,所谓”低焦油”只是营销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