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广西专供出口香烟货源”鱼目混珠”

近日,广西边境地区查获多起涉嫌走私出口香烟案件,暴露出所谓”专供出口”香烟货源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南宁海关缉私局在凭祥市查获的3个集装箱中,发现标有”专供出口”字样的香烟竟混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涉案金额高达1200万元。

边境查获”阴阳包装”香烟 出口专供竟成造假温床

2023年11月8日凌晨,防城港海关缉私分局在边境巡逻时,发现可疑货车车队正沿边境便道行驶。缉私民警截停检查后发现,车厢内装载的”专供缅甸市场”香烟中,表层为正规出口包装,内层却混杂着三种不同版本的同品牌香烟:部分使用过期烟丝重新包装,有些直接使用劣质烟叶仿制,甚至存在同一包装内混装真伪烟支的情况。

“这批货物报关单显示是正规出口贸易,但实际抽检发现超过60%的产品不符合出口标准。”办案人员透露,走私分子利用”专供出口”的监管盲区,将假烟与正品混装运输,通过越南转口至东南亚各国。

造假手段层出不穷 防伪技术遭恶意复制

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抽检显示:
– 查获的”专供出口”香烟中23%使用回收的正品烟盒二次包装
– 41%的防伪标识系高仿制作
– 部分批次香烟的条形码与海关备案信息不符

更为严重的是,造假者开始模仿正规出口香烟的特殊包装特征。在北海市破获的案例中,走私团伙不仅仿制了出口专用免税标识,还伪造了境外经销商的授权文件。这些”李鬼”香烟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以”免税正品”名义销往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地。

灰色产业链深度隐蔽 涉案金额触目惊心

崇左市公安机关披露的数据显示:
– 2023年1-10月共查处香烟走私案件47起

– 涉案总价值超过2.3亿元
– 查获假冒”专供出口”香烟达12万条

办案人员发现,这些走私团伙形成完整产业链:有的专门收购正品烟盒,有的负责劣质烟叶供应,还有团队专业伪造出口文件。他们利用边境地区复杂的物流网络,采取”蚂蚁搬家”式分批运输,给执法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监管漏洞亟待修补 多方联动打击走私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出口香烟监管存在三大薄弱环节:
1. 出口退税环节对货物真实性核查不足
2. 边境地区物流监控存在盲区
3. 跨境电商平台对商户资质审核流于形式

广西烟草专卖局已启动专项整治,重点核查出口香烟生产企业的货源流向。海关总署南宁关区则升级了智能查验系统,通过X光图像比对技术识别混装香烟。2023年10月新上线的”边境智慧缉私”平台,已实现海关、边防、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

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 专家支招

针对日益猖獗的假冒出口香烟问题,烟草行业专家建议消费者注意:
– 检查包装上的”专供出口”字样是否为激光防伪
– 扫描二维码验证海关备案信息
– 对比烟支过滤嘴的工艺细节
– 注意价格异常低廉的产品

“正规出口香烟的滤嘴接装处有特殊工艺,假冒产品通常做不到这么精细。”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提醒,消费者可通过企业官网查询出口香烟的详细防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