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越南外烟批发一手货源长期招全国代理”货真价实”

核心提示:近期在社交平台频繁出现的”越南外烟一手货源招代理”广告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号称”免税正品”的批发业务实则涉嫌跨境走私,多地已查获相关案件。业内人士指出,此类交易不仅存在法律风险,所谓”货真价实”的承诺往往暗藏消费陷阱。


一、跨境烟草走私案件频发

2023年8月,广西凭祥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外烟案,查获越南产”黑猫”“555”等品牌香烟12.8万条,案值逾2000万元。犯罪团伙通过”边境蚂蚁搬家”方式,将货物化整为零走私入境后,再通过社交平台招募二级代理进行全国分销。

无独有偶,今年3月浙江台州警方摧毁一个利用短视频平台招揽代理的走私团伙。该团伙以”越南直邮”“海关特殊渠道”为噱头,实际通过中越边境非设关地偷运入境,现场查获假冒越南商标香烟3.6万条。

“这些走私烟多数没有经过正规检验检疫。”国家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部分产品使用工业香精勾兑,焦油含量严重超标,检测发现某些样品重金属超标达国家标准6倍。”


二、代理模式背后的法律红线

记者以加盟者身份联系多个”一手货源”供应商发现,其代理体系具有明显特征:

  1. 层级分销:设置”大区代理-省级代理-市级代理”三级体系,要求首次拿货量分别不低于50条、20条、10条
  2. 价格优势:越南版万宝路每条报价80-120元,仅为国内市场价1/3
  3. 物流话术:宣称使用”保税区直发”“跨境物流专线”,实际多为虚假物流信息

“这种模式已涉嫌非法经营罪。”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表示,根据《烟草专卖法》规定,未取得许可证经营烟草专卖品,非法经营数额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即构成犯罪。


三、走私外烟的三大隐患

(一)产品质量风险

2022年广东省消委会检测显示,市场流通的越南走私烟中:
– 72%使用劣质烟叶
– 65%甲醛含量超标
– 38%检出致病菌

(二)资金安全陷阱

多地出现代理付款后遭遇:
– “货款代缴”骗局:要求额外支付”海关保证金”
– “虚假物流”套路:伪造清关单据拖延发货
– “以次充好”调包:实际收到假冒伪劣产品

(三)法律后果严重

2021-2023年公开判决显示:
– 走私烟草案件平均刑期2年3个月
– 涉案金额50万以上案件缓刑率不足15%
– 74%的被告同时被处违法所得1-5倍罚金


四、监管持续加码

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利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
– 社交平台烟草广告
– 跨境走私分销网络
– 物流寄递环节违法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共查获烟草走私案件1.2万起,同比增长37%,其中通过”微商”“代购”渠道查获量占比达63%。

“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卷烟。”中国控烟协会专家强调,”走私烟不仅逃避税收,其劣质原料对健康的危害远超正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