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香烟批发低价货源1688直供”的广告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标榜”厂家直销”“免税正品”“支持验货”等宣传语。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号称”物美价廉”的烟草批发渠道存在多重法律风险,多地已出现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
一、低价香烟广告席卷社交平台
在某短视频平台,以”香烟批发”“免税香烟”为关键词搜索,可看到大量展示各类品牌香烟的短视频。视频中整齐码放的中华、玉溪、黄鹤楼等高档香烟旁,配有”厂家直供”“省去中间商”“支持一件代发”等字幕。评论区常见”怎么联系”“多少钱一条”等询价留言。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到自称”1688官方烟草供应商”的李某。其提供的价目表显示:软中华每条380元(市场价约650元)、南京(炫赫门)每条180元(市场价约260元)。当问及货源合法性时,对方称”都是海关扣押货和出口回流货,绝对真品”。
二、真实案例揭示交易陷阱
案例1:跨境代购变假烟集散
2023年5月,浙江台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假烟案。犯罪嫌疑人通过1688店铺发布”免税香烟代购”信息,实际从福建云霄购入假烟,利用跨境物流伪装成代购商品发货。查获假冒中华、利群等品牌香烟1.2万条,案值超300万元。
案例2:低价诱饵实施诈骗
江苏南京张先生看到”1688烟草批发”广告后,通过微信转账2.4万元订购20条软中华。收到货发现是劣质假烟,要求退货时被拉黑。警方调查发现,嫌疑人使用虚假营业执照在1688开设店铺,得手后立即关闭店铺。
案例3:走私香烟被海关截获
青岛海关2023年8月通报,在跨境电商包裹中查获伪装成”电子配件”的走私香烟600余条。走私团伙通过1688发布”内部渠道”“特殊货源”等暗语招揽客户,采用”化整为零”方式邮寄。
三、法律专家解析风险要点
-
经营资质风险
根据《烟草专卖法》,烟草批发必须取得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1688平台明确禁止发布烟草专卖品交易信息,所谓”直供”店铺多使用”茶叶”“礼品”等类目规避审查。 -
产品质量风险
广东省烟草质检站2023年抽检显示,网络渠道购买的”低价正品”香烟中,82%为使用工业香精和劣质烟叶制作的假烟,部分重金属超标6倍以上。 -
资金安全风险
这些交易往往要求微信、支付宝私下转账,缺乏平台担保。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收到烟草网购投诉中,92%涉及付款后不发货或货不对板。 -
刑事法律风险
刑法规定,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数额超过5万元即构成犯罪。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烟犯罪案件2143件,其中网络平台交易占比达37%。
四、监管动态与平台回应
国家烟草专卖局自2023年3月起开展”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互联网烟草销售。截至9月,已清理相关违规信息12.6万条,关闭违法违规账号3.2万个。
1688平台工作人员回应称,通过”图片识别+关键词屏蔽+人工巡查”三重机制管控烟草信息,但部分商家使用谐音词、变体字逃避监管。建议消费者发现违规店铺可通过”全网举报”功能投诉。
记者注意到,目前搜索”yan草批發”“香煙代購”等变体关键词,仍能显示部分打着”茶叶”“电子烟配件”幌子的烟草销售信息,商品详情页留有微信、QQ等联系方式。
五、行业数据折射乱象
中国烟草总公司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正规渠道卷烟批发均价为每条186元,而网络渠道自称的”批发价”普遍低于120元。这种异常价差背后,往往是假冒、走私或非法生产的烟草制品。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指出,真烟生产成本中,烟叶占比约45%,税费占比约38%。所谓”免税正品低价批发”从经济学角度难以成立,消费者切勿贪图便宜触犯法律。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