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灰色产业链
近日,本刊记者通过长达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全国多地存在以”异地代购正品烟”为幌子的诈骗网络。2023年8月,江苏消费者王先生通过某社交平台联系”代购”,支付2800元购买两条”柳暗花明”香烟,收到的却是印有相似商标的”柳暗花暝”山寨产品。类似案件在广东、浙江等地已形成跨省作案链条。
正品流通体系存监管盲区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数据显示,”柳暗花明”作为区域性特色香烟,年产量仅12万箱,其中83%通过本地烟草专卖局直营渠道销售。记者实地探访云南某生产基地发现,每条香烟外包装均带有可追溯的激光防伪码及省域流通标识。”跨省销售需办理特种运输许可证,但个别经销商通过拆分物流单号规避监管。”行业内部人士透露。
三大核心鉴别技巧曝光
1. 防伪三重奏:正品烟盒侧面有温度感应油墨,手指摩擦后浮现”YNTC”字母;内衬锡纸在紫外灯下显示经纬线;烟支滤嘴处有微缩雕刻批号。
2. 渠道验证法:通过”中国烟草”官网输入20位追溯码,可查询到从生产到零售终端的完整链路。2024年新升级的系统已能识别异地扫码异常。
3. 物理特征对比:正品烟丝呈棕红色,切面可见薄如蝉翼的香料薄片,燃烧后烟灰呈雪白色且不易散落。
新型诈骗手段浮出水面
2024年3月,重庆警方破获的案例显示,犯罪团伙利用真烟盒重新封装的手法极具迷惑性。嫌疑人张某供述,其团伙从废品站回收烟盒,注入劣质烟丝后以”海关扣押品”名义销售。更隐蔽的是某些”直播带货”使用道具烟展示,实际发货却是高仿品。
合法跨省购烟路径解析
– 特许经营店备案查询:全国现有187家跨省特许零售商,名单在省级烟草专卖局官网公示
– 电子准运证制度:购买者可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APP申请临时电子准运证,每次限购5条
– 央企直营渠道:中烟国际在18个自贸试验区设立的免税店,凭身份证可购买带”跨境专供”标识的正品
行业变革进行时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新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新增第38条,明确要求快递企业收寄香烟必须核验电子准运证。某快递公司风控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的内部系统显示,已上线AI识别功能,能自动拦截无证件香烟包裹。与此同时,云南中烟正在测试区块链溯源系统,未来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香烟的完整”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