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非法香烟批发代理活动。记者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多个号称”进口香烟批发代理”的网站存在严重违法经营行为,通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手段欺骗消费者。
一、网站伪装正规企业 实则无证经营
在某搜索引擎输入”进口香烟批发”,前五页结果显示有37家相关网站。记者随机选取10家进行工商信息核查,发现其中8家标注的”国际贸易公司”均未在海关总署注册进出口资质。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网站使用的公司营业执照照片,经鉴定有6张系PS伪造。
典型案例:2023年5月,广州警方破获一起案值超2000万元的网络售假烟案。犯罪嫌疑人李某搭建”环球烟草批发网”,盗用香港某贸易公司名义,实际从越南走私劣质香烟,通过更换包装冒充”免税香烟”销售。
二、走私香烟改头换面 危害消费者健康
调查发现,这些网站销售的所谓”进口香烟”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1. 走私香烟占比达72%,逃避海关监管和税收
2. 31%的样品检测出焦油含量超标
3. 部分产品使用工业香精勾兑,甲醛含量超标6倍
2023年8月,浙江台州消费者王先生通过”欧亚烟草批发网”购买10条”德国进口香烟”,收货后发现:
– 外包装无中文标识
– 烟支过滤嘴长短不一
– 吸食后出现严重咳嗽
后经烟草专卖局鉴定,该批香烟为东南亚地下作坊生产的假冒产品。
三、支付方式隐蔽 维权难度大
这些违法网站具有明显的反侦查特征:
– 85%要求微信/支付宝私下转账
– 62%使用虚拟号码注册
– 每2-3个月更换域名
– 服务器多设在境外
2023年3月,江苏南京破获的”1.17”特大网络售假烟案中,犯罪团伙使用比特币收款,资金流向涉及17个国家的虚拟货币钱包,给案件侦破带来极大困难。
四、监管持续加码 多部门联合整治
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
– 2023年上半年查处网络涉烟违法案件1.2万起
– 关闭违规网站/账号8300余个
– 查获假冒卷烟37.6万条
2023年9月,海关总署开展”国门利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
1. 跨境电商渠道香烟走私
2. 虚假申报”电子配件”等夹带行为
3. 社交平台”代购”走私
五、识别违法网站的五项特征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特征辨别非法香烟网站:
1. 价格低于市场价30%以上
2. 承诺”全国包邮”“一条起批”
3. 使用”免税”“走私”等敏感词
4. 拒绝提供正规发票
5. 网站备案信息与经营内容不符
2023年7月,深圳警方查处的”蓝海烟草网”就同时具备上述所有特征,该网站运营18个月累计销售额达4800万元,最终被认定为特大走私贩假案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