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追踪!越南香烟市场”鱼龙混杂”

河内讯 越南作为东南亚烟草消费大国,其香烟市场正面临严峻的假烟和走私烟问题。本报记者历时三个月深入调查,发现从边境走私到地下工厂,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正在侵蚀越南烟草市场。

边境走私猖獗:每天数十卡车假烟入境

在谅山省友谊关口岸,记者目睹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每天傍晚时分,数十辆伪装成水果运输车的卡车排队等候通关。当地线人透露:”这些车里至少三分之一夹带着走私香烟,主要来自中国和柬埔寨。”

2023年4月,越南海关总署在广宁省查获一起特大香烟走私案,当场缴获价值约600亿越南盾(约合1800万元人民币)的假冒”555”和”万宝路”香烟。这批货物外包装标注为”电子产品”,实际内藏12万条香烟。

地下工厂泛滥:卫生条件触目惊心

在胡志明市平新区,记者暗访了一家隐藏在家具厂地下的香烟作坊。不足200平方米的空间里,20多名工人正在手工卷制香烟,地上散落着发霉的烟叶和工业胶水。

“我们使用的都是最便宜的缅甸烟叶,每条成本不到3万盾(约9元人民币),贴上名牌商标就能卖到30万盾。”工厂负责人向伪装成买家的记者炫耀道。这些假冒名牌香烟最终流入河内、岘港等城市的夜市和小商铺。

震惊全国的”毒香烟”事件

2022年底,同奈省发生一起集体中毒事件,47名消费者在吸食某品牌香烟后出现呕吐、头晕症状。越南食品药品管理局检测发现,这些香烟含有超标的农药残留和工业硫磺。

“不法商贩为降低成本,使用未经处理的劣质烟叶,甚至添加化学物质提升口感。”越南烟草协会专家阮文雄表示。该事件直接导致越南卫生部启动全国香烟质量专项整治行动。

监管困境:执法力量严重不足

尽管越南政府近年来加强打击力度,但监管仍面临诸多挑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共查获走私香烟案件217起,同比增长32%,但业内人士估计这只占实际走私量的不到10%。

“我们一个检查站只有8名工作人员,却要负责30公里长的边境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边防警官坦言。腐败问题也困扰着执法过程,记者获得的多段录音显示,部分走私团伙每月向执法人员支付数亿越南盾的”保护费”。

消费者健康危机:假烟重金属超标11倍

越南国立大学最新研究显示,市售假烟中铅、镉等重金属含量平均超标5-11倍,焦油含量更是达到正规产品的3倍以上。这些物质与肺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很多低收入消费者明知是假烟也要购买,因为价格只有正品的三分之一。”河内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教授黎光明指出。这种现象在建筑工人、摩托车司机等群体中尤为普遍。

跨国犯罪:产业链延伸至周边国家

调查发现,越南假烟问题已形成区域化犯罪网络。烟叶主要来自缅甸和老挝,包装材料产自中国,分销网络则覆盖柬埔寨和泰国。2023年3月,越南警方与柬埔寨联合行动,在金边捣毁一个特大制假窝点,查获制假设备价值超400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假烟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销售。记者在Facebook上轻易找到十几个”免税烟”交易群组,成员总数超过5万人,交易全程使用加密通讯和虚拟货币支付。

行业冲击:正规企业年损失超3亿美元

越南烟草总公司(Vinataba)报告显示,假烟和走私烟导致其每年损失约7万亿越南盾(约3亿美元)。更严重的是,这些非法产品严重损害了”越南制造”的声誉。

“我们在中东市场的份额去年下降了15%,因为当地发现了大量假冒越南品牌的劣质烟。”Vinataba国际业务总监陈文胜表示。该公司现已投入200亿越南盾用于防伪技术研发。

(本报记者 阮氏梅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