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境小城成走私新通道 越南代工香烟伪装入境
近日,广西防城港海关联合当地公安部门破获一起特大走私香烟案,查获伪装成”越南特产”的代工香烟1200余箱,案值逾800万元。这批标注”越南代工”的香烟实际产自东南亚某国地下工厂,通过防城港边境非设关地”蚂蚁搬家”式走私入境。
据办案人员透露,走私团伙在越南海防市设立包装车间,将劣质烟丝制作的香烟重新包装成”越南代工”的知名品牌。2023年7月的一次突击检查中,执法人员在东兴市江平镇某仓库发现,走私分子竟用茶叶包装袋分装香烟,外包装印有”越南特产·沉香茶”字样,X光机都难以辨识。
暴利驱动黑色产业链 每件香烟获利超200%

调查显示,该走私网络已形成”境外生产-边境渗透-内地分销”的完整链条。越南代工厂以每件(50条)600元的价格接单,经防城港走私入境后批发价涨至1800元,最终市场零售价可达3000元以上。今年3月南宁海关截获的一批货物中,走私分子甚至将香烟藏匿在音响设备内部,利用电子产品的关税差异逃避检查。
“这些所谓的越南代工香烟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广西烟草质检站工程师李明(化名)指出,在2022年抽检的47批次走私烟中,焦油含量超标率达89%,部分样品检出违禁工业香精。去年防城港某KTV查获的”越南代工”香烟中,竟检测出用于增加烟丝黏性的工业胶水成分。
走私手法层出不穷 监管面临新挑战

走私团伙不断更新作案手法:
1. 物流伪装:利用边境互市贸易政策,将香烟混装于火龙果、木薯干等农产品中
2. 技术对抗:采用”水客”带工手机扫码支付,资金流向难以追踪
3. 地域渗透:在防城港周边乡镇设立中转仓库,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全国分销
2023年第一季度,防城港海关共查获香烟走私案件23起,同比增长67%。其中4月查获的”渔船偷运案”中,走私分子改造渔船暗舱,一次运输量就达500余箱。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代工香烟通过社交平台销售,主播们以”免税正品”“越南直邮”为噱头吸引年轻消费者。

多部门联合整治 边境防控升级
面对严峻形势,当地已采取多项措施:
– 科技缉私:在防城港19个重点码头安装热成像监控系统
– 源头打击:与越南广宁省建立跨境执法协作机制,今年已联合端掉3个代工厂
– 市场监管:开展”利剑2023”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旅游景区、娱乐场所

“这些越南代工香烟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防城港市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周建军透露,今年已查处违法零售户47家,其中东兴市某特产店累计涉案金额达120万元。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北部湾海域查获的香烟走私案中,标注”越南代工”的比例从2020年的17%激增至63%。
消费者需警惕健康风险 专家呼吁加强鉴别
广西医科大学呼吸科主任医师王丽萍警告:”走私香烟缺乏质量监管,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是正规烟的3-5倍。”其团队研究发现,吸食走私烟人群的肺癌发病率较普通烟民高出42%。2022年防城港某医院接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31%承认长期吸食”越南代工”香烟。
鉴别要点:
1. 包装印刷模糊,缺少中文警示语
2. 条形码以”893”(越南代码)开头但印刷粗糙
3. 烟支切口不平整,烟丝颜色发黑
4. 扫码验证显示”非本企业产品”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横跨中越两国的特大走私网络正逐渐浮出水面。防城港海关缉私分局局长黄志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打击支付结算和物流运输环节,彻底斩断这条黑色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