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通过长达三个月的暗访调查发现,1688批发平台存在多家以”保真烟一手货源”为幌子的烟草批发商,实际通过掺杂假烟、走私烟等方式实施欺诈。这些商家利用平台监管漏洞,形成了一条从生产到销售的灰色产业链。
一、暗访实录:高仿包装以假乱真
记者以批发商身份联系了平台上名为”云雾商贸”的店铺。该店铺首页赫然标注”厂家直供中华/玉溪/黄鹤楼 支持验货”,月销量显示超过2000件。店主通过平台外微信沟通时承诺:”我们的货都是原厂烟丝,激光防伪标和真的一模一样”。
在支付6800元订购50条”软中华”后,记者收到的货物中发现:
– 外包装与正品相似度达95%
– 部分烟盒防伪标识在紫光灯下无反应
– 烟支接装纸存在细微色差
– 批号喷码与烟草专卖局备案不符
经专业机构检测,该批香烟焦油含量超标2.3倍,且含有正品不应存在的硫化物残留。
二、欺诈手法深度揭秘
调查发现,这些不法商家主要采用三种欺诈模式:
-
掺货模式
在整箱货物中混入30%-50%高仿假烟,典型如:- 2023年4月杭州某超市进货的20条”芙蓉王”中,8条为假冒产品
- 2023年7月广州查获的走私案中,涉案商家通过1688向6省分销假烟
-
走私烟伪装
将免税店渠道的走私烟重新包装,篡改喷码后充当正品销售。今年3月深圳海关截获的2300条香烟中,有部分包装印有虚假的”中国烟草”专供标识。
-
空壳店铺运作
同一控制人注册多个店铺,单个店铺运营不超过6个月。记者追踪的”鑫隆烟酒批发”店铺,在收到多起投诉后注销,随即以”鸿福烟草”名义重新注册。
三、平台监管存在明显漏洞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1688平台存在以下问题:
– 搜索”香烟批发”等关键词时,仍能显示23家相关店铺
– 商家通过拼音缩写(如”yancaopp”)规避关键词过滤
– 交易转移到微信/支付宝后,平台缺乏有效监控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店铺普遍采用”企业认证+保证金”模式获取买家信任。经查证,其营业执照多为购买的空壳公司资质。
四、触目惊心的行业数据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公布的数据:
– 上半年全国查处假烟案件1.2万起
– 电商平台涉案金额同比上升37%
– 每查获1条假烟背后,通常已有50条流入市场
某省级烟草质检站负责人透露:”现在的高仿烟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每小时可产出8000支,仿真度连专业人士都需要借助设备鉴别。”
五、消费者如何识别陷阱
通过采访多位烟草行业专家,整理出以下识别要点:
-
价格预警
正品香烟批发价通常不低于零售价的85%,所谓”三折批发”必属假货。以软中华为例,正规渠道批发价不低于580元/条。 -
渠道验证
所有合法烟草交易必须通过”中国烟草供应链管理系统”完成,可要求卖家出示电子交易凭证。 -
技术鉴别
- 真烟包装机存在独特压痕(呈波浪状)
- 烟丝中不应有梗签或黑色颗粒
- 燃烧后烟灰应呈灰白色且不易散落
目前,记者已将调查证据提交至相关监管部门。阿里巴巴集团回应称”已下架涉事店铺,并将配合执法机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