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消费者向媒体反映,通过所谓”越南代购711免税网”购买的外国香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这一打着”免税”“正品”旗号的代购渠道,实则暗藏猫腻,大量假冒伪劣产品通过该平台流入市场。
一、消费者遭遇:高价买来”问题烟”
北京消费者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上个月通过该平台购买的”万宝路黑冰爆珠”香烟。”一条要价680元,比正规渠道贵了近200元,但客服承诺是越南机场免税店直邮。”然而收到货后,他发现烟盒印刷模糊,爆珠捏破后没有薄荷味,”抽起来喉咙特别呛”。
类似遭遇的还有上海的王女士。她购买的”HEETS烟弹”不仅外包装与正品存在色差,使用过程中还出现了漏油现象。”找客服理论时,对方先是推脱是’版本差异’,后来干脆把我拉黑了。”王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该平台客服曾强调”支持专柜验货”,但当消费者要求出具采购凭证时却迟迟未能提供。
二、暗访调查:代购链条暗藏玄机
记者以加盟商名义联系到该平台某”省级代理”。对方透露,所谓”越南直邮”实际是从广西边境发货,”免税店小票都是PS的,要什么日期有什么日期”。该代理还展示了一个标有”越南语说明书”的烟盒,”这种包装淘宝上3毛钱一个,我们批量进价才1.8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某跨境电商交流群中,有供应商公开叫卖”越南代购专用包装材料”,包括免税店塑料袋、海关查验单等全套仿制道具。一位自称”行业老人”的网友透露:”现在做得好的团队,连越南物流信息都能伪造,消费者扫码显示的清关记录都是假的。”
三、行业乱象:监管盲区滋生灰色地带
据了解,这类代购平台通常采用”游击战术”: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建立临时群组,通过”客服号”进行交易,收款后立即解散群聊。由于服务器多设在境外,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
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烟草专卖法》,未取得许可证销售烟草制品均属违法。”所谓个人代购免税烟本身就是违规行为,更不用说销售假烟。”但实际操作中,这类案件常面临取证难、跨境执法难等问题。
四、专业鉴定:假烟危害远超想象
某烟草质量检测中心工程师对记者提供的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这些香烟不仅使用劣质烟叶,部分样品焦油含量超标2.3倍,更检测出工业香精和非法添加剂。”长期吸食这种假烟,对呼吸系统的伤害是正规烟草的3-5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假烟的外包装几乎可以乱真。工程师指出几个鉴别要点:”正品烟盒侧面的健康警示语是凸版印刷,假货多是平面印刷;真烟拉线头呈半圆形,假烟常为直线切口。”
五、维权困境:九成受害者选择沉默
法律界人士透露,由于代购行为本身存在法律风险,多数受害消费者不敢报案。某律所近期处理的17起类似案件中,有14起因消费者无法提供有效交易凭证而调解失败。”这些平台通常要求微信转账,不留订单记录,事后维权极其困难。”
记者注意到,在某投诉平台上,关于”越南代购香烟”的投诉量近三个月增长240%,但解决率不足15%。平台客服回应称:”多数涉事商家已注销账号,我们只能终止合作,无法强制赔偿。”
六、行业预警:新型诈骗套路浮现
随着事件发酵,新型诈骗模式开始显现。部分骗子冒充”维权专员”,以帮助追回货款为名收取”调查费”。广州警方近期破获的案例中,有犯罪团伙通过伪造”海关罚没清单”,谎称可以低价处理”扣押的正品烟”,实则实施二次诈骗。
海关总署工作人员特别提醒:”个人邮寄卷烟超过两条即属违法,所谓’海关扣押货’都是骗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查获的走私卷烟中,仿冒品牌占比高达67%,较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