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消费者向本网反映,在阿里巴巴1688平台采购旱烟时遭遇”挂羊头卖狗肉”的欺诈行为。记者历时一个月调查发现,该平台存在大量以”厂家直供”“一手货源”为噱头的店铺,实际发货却掺杂劣质烟草甚至完全调包的情况,形成了一条从生产到销售的灰色产业链。
一、实地调查:云南烟农揭批发网造假内幕
在云南曲靖某烟草种植基地,有着二十年种植经验的烟农老张向记者展示了真假烟叶的鉴别方法:”真旱烟叶脉清晰、油分足,假冒的都用边角料或低等烟叶染色。”据其透露,部分批发商以每公斤15-30元的低价收购等外品烟叶,经硫磺熏蒸等处理后,冒充每公斤80-150元的一级烟叶销售。
记者在1688平台随机选取10家月销量过万的旱烟店铺下单采购。到货检测显示:
– 6家存在掺假情况(掺假比例20%-50%不等)
– 2家完全调包成劣质烟草
– 仅2家与描述基本相符
二、典型案例:百万订单背后的”狸猫换太子”
2023年11月,山东菏泽的婚庆用品经销商王先生遭遇典型骗局。他在1688某”诚信通8年”店铺采购价值23万元的旱烟,到货后发现:
1. 外包装与样品完全一致
2. 表层放置少量正品烟草
3. 下层90%为霉变烟叶混锯末
4. 店铺随后注销跑路
“我们当地婚俗要用旱烟待客,这下不仅损失货款,还差点引发群体事件。”王先生出示的检测报告显示,该批烟草霉菌超标17倍,含有多种致癌物质。
三、平台漏洞:虚假认证与”打一枪换一炮”
记者调查发现,涉事店铺普遍采用以下手法:
– 盗用正规烟草公司生产许可证(PS修改证件信息)
– 利用1688”闪电开店”功能频繁更换马甲
– 通过”一件代发”模式规避仓储检查
– 使用虚拟号段客服电话
某离职平台审核员透露:”旱烟类目审核存在盲区,很多证件肉眼难辨真伪。即便被投诉,商家缴纳的保证金也远低于违法所得。”
四、行业困局:标准缺失与监管空白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旱烟行业国家标准,导致:
– 质量鉴定无依据
– 抽检覆盖率不足0.3%
– 跨区域执法协调难
– 电子证据固化成本高
2024年1月,江苏某法院判决案例显示,消费者因无法提供具有CMA资质的检测报告,最终败诉。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烟草类投诉中,旱烟网购纠纷同比激增240%,但维权成功率不足12%。
五、暗访实录:造假作坊的”一条龙服务”
记者暗访河南某地下加工厂时发现,其提供”全套造假服务”:
– 包装定制(可仿制任何品牌)
– 证件代办(1500元/套)
– 物流套单(伪造发货地)
– 刷单推广(含1688首页排名)
该厂负责人称:”现在都用AI换脸做视频认证,被投诉就换个法人继续开。最近接的单子80%发往1688商家。”
六、专家解析:平台责任与消费者自救
中国人民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俊海指出: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27条,平台对经营者资质有法定审核义务。但现行’形式审查’标准让平台有了推诿空间。”
法律界人士建议消费者:
1. 要求提供烟草专卖许可证原件视频
2. 留存未拆封样品作为证据
3. 选择具有CNAS资质的检测机构
4. 向发货地烟草专卖局实名举报
记者注意到,部分受害者已组建维权联盟,收集到涉及87家店铺的欺诈证据。截至发稿,1688平台尚未就具体整改措施作出回应。本网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